Thursday, December 27, 2007

経営の美学―日本企業の新しい型と理を求めて

這本書是在11月從日本返台時,在機場的書店買的。

這本主取材自成立於1998年「価値創造フォーラム21」(價值創造論壇21)在過去10年間的活動成果,主要是描述日本企業經營者對於價值創造的想法。書中也收錄了一篇野中郁次郎所寫的有關於"phronesis"的理論性文章。

這本書的整個感覺就是一本針對經營理念的討論,只是這些足以針對經營理念發言的,往往是已經處成長或成熟企業的企業。

對於中小企業而言,要企業主"真心"暢談經營理念的意義可能還不比不上維持營運和獲利來得重要。這就好像,要政治人物談為民服務和國家發展,比不上透過取得選票,以獲取國家資產/權力的私人使用權(私有化?)來得重要。

美徳の経営

利用這次回日本的時間,找到了這本2007年6月出版的新書。

花了幾個禮拜的時間,把這本書翻完。當然,受限於自己日文程度,所以沒辦法每行都看懂。

這本書共有六個章節,從"美德"的意義談起,第二章是談所謂共通善(common good)。從第三章到第六章,是以所謂賢慮(phronesis)為主軸的討論。

Phronesis 這個概念是來自亞里斯多德的Nicomachean Ethics這本書,指的主要是practical wisdom。除此之外,這本書也透過馬基維利的君王論當中的例子,來說明領導者必須具備的"政治力"。

作者認為,透過adbuction的論證方式來實現實踐知(practical wisdom)的追求,並達到共通善的目的。書中也有提到所謂的"賢慮型領導" (phronetic leadership)及其所需具備的六大能力。書中分別談到邱吉爾和馬基維利的領導風格,並將他們視為具備賢慮型領導特質的領導人。書中雖然稍微提到了有關phronetic leadership的實證結果,以及針對以衡量以美德經營為基礎的衡量指標的描述。但是,這本書大多數的內容仍維持著以理論和實例的相互引證為主要的敘述方式。

除此之外,書中也提到了如何成為賢慮型的領導。作者認為透過實踐,物語(美德的培養),傳統的養成,就有機會培養出賢慮型的領導。在這個部份,他把Ba的概念和habitus 放在一起,視其為透過實踐養成賢慮型領導者的關鍵之一。

這本書是一本透過哲學性觀點,來針對企業經營理念和領導者所需特質所進行的分析與討論。書中也列舉了許多大型企業的企業主或高階經理人,對於其所屬單位的經營理念的描述。然而,這些以真善美為主軸的經營理念,對於中小企業或個人經營者而言,或許就更顯得曲高和寡,而無法完整地貼近現實的商業實務?

這本書的出現,又讓我想起mission statement之於企業(組織)績效的關連性的研究諸如此類的研究,或許,不久的將來,也會有針對美德經營或著賢慮型領導之於企業(組織)績效的研究吧?



Sunday, December 09, 2007

電腦醫生誰有空?

這不是什麼醫院的口號

這是燦坤在今年台北資訊月交貨中心聽到的聲音。

已經不知道幾年沒去資訊月人擠人,今年再度恭逢其盛,果然一樣人山人海,擠的水洩不通。

燦坤在世貿一館內有兩個攤位,分別以筆記型和桌上型電腦為主,買方在現場完成交易後,買方要到展場對面的交貨中心,才能現場取件。交貨中心的入口處有人核對付款紀錄和發票之後,再給予買方一個編號,然後依序叫號,由該公司的工作人員(就是所謂的"電腦醫生")完成交貨的動作。在完成交貨動作之後,還會有其他工作人員安排包裝事宜。

現場除了買方之外,還有許多負責交機的燦坤員工,負責叫號的人,喊著"電腦醫生誰有空"的時候,已經完成前一個客戶交機作業的員工,就會舉手。負責叫號的人,就會把客戶安排到那些目前已經沒有在進行客戶交機作業的員工面前,繼續由這個員工進行客戶的交機作業。

雖然交機的人潮洶湧,壯觀到讓人覺得燦坤會不會一個台北的資訊月就賺翻了?!但是這樣的交機作業程序所顯示出的規律,也是很讓人印象深刻的。

Monday, December 03, 2007

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

真是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的蕞爾小島。

有的執政集團的從業人員只會在有投票的時候,搞名堂,真正擁有政權的時候卻不幹什麼正事,只要消費被他們所取代的執政集團就可以,繼續擁有享受合法消費納稅人荷包的權利。更可怕的是,這樣的執政集團還有不少支持者。

除此之外,若干執政集團的從業人員還能夠提出這種帝制或著說專制時期才可能發生的"株連九族"的提案。如果真要搞這種提案,就麻煩不要只有針對單一的政治事件,而是針對包括公務人員與民意代表在內的政治從業人員,如果是按照後者的安排,相信搞不好還能獲得更多的支持。畢竟,只要當前執政集團本身願意"從自己做起",相信他們想藉由這類法案的提出來試探島內民眾有多無知的用心,或是他們想操弄族群議題的野心會更容易被包裝起來。

提案雖然沒過,但是,如果把它視為當前執政集團在測試島內族群議題究竟還能發酵或操作的界線,那麼這樣的提案,我相信已經基本上達到那些倚台撈錢的執政集團的"戰略目的"。

當然,這個議題應該自然在那些官方或準"官方媒體的談話節目中被打著所謂轉型正義的名目被討論,相信在統媒(?)的同質節目中也會有所討論。

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如果有人把出點小錢,把這個法案的提案人的大名,列冊公告。可以的話,或許還要標示一下有沒有要參加最近一次的選舉,不知道市場的反應又會是如何。

不過,這一切或許只是反映了我兩三年就覺得,現在島內是在實行著打著民主旗幟,以心理和威權壓力為主軸的文化大革命的想法罷。

關於對學生講話這檔事

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幾次到學校針對碩士班學生講話的"打工"機會,也因此看到了當今學生的諸多樣貌。

透過這樣的過程,我突然覺得自己開始變得像老人了,除了談原本該談的主題,有些人會問我如何從我自己過往的經驗應用到所講的主題,有些會直接問與主題不相關,屬於我個人的觀點和見解,而我居然也能卯起來回答各種各樣的提問。除了慶幸自己還有幾年微薄的工作經驗之外,一方面就是反省,我會不會在某些回答的過程當中,已經有點像老人家對年輕人的開示或碎碎念了?

另外一個特別的地方,應該就是那些學生的反應了。時而專注,時而茫然,時而心不在焉,時而顯露出不耐煩或有些不屑一顧的表情,這些都是能從學生身上所觀察到的反應。

這些經驗,讓我除了再次體會到語言的力量之外,也對教學這件事情有了更深的感受。做為一個老師,你其實不太會知道你今天講的哪些話,舉的哪些例子會對學生的現在或未來有著怎樣的影響或啟發。

這樣的感覺就好像我在五專的時候,如果不是受到一個外籍英文老師的影響,我大概也不會在大學期間鼓起勇氣開始寫所謂學術性質的文章罷。

總之,對於一個老師而言,教學除了是讓自己能夠透過授課內容的準備,而給予自己反思所學的機會之外,也是一個足以影響人們(特別是那些學生們)想法的關鍵過程。

Wednesday, November 28, 2007

台灣學生在大阪辦理學歷認證

雖然不知道最終會不會在島內落腳工作,為免萬一該辦的學歷認證還是不可免。
本來請在日本的友人打電話問大阪辦事處辦理學歷認證的天數,結果對方被辦事處的人掛電話,要我本人和辦事處方面聯繫。

由於官方網站對於日本學歷認證的說明,沒有明確地提及辦理學歷認證的天數,我又不想因為這樣而花太多錢留在日本當地等待,畢竟經濟狀況不好,留在日本太久的話,錢只會越花越多 @@

最後,我直接打了"台灣學生在大阪辦理學歷認證" 這一串字,用google找到教育部駐大阪辦事處的課長所設立的部落格(http://shihin-lin.spaces.live.com/default.aspx),裡面的資料算是很詳盡,只是還是沒有明確說明處理的工作天,不過,至少也讓我有辦法寫email和對方聯繫了,這應當也算是一大收穫了。

其實,我在三月份石川縣發生地震當天的晚上,有接到這位林課長的致意電話。實際上,他在大概一兩年前也有到金澤和北陸地區的台灣留學生舉辦餐會,不過我當時沒機會參加就是了。

感謝上帝的指引,希望一切順利。m(_._)m

Tuesday, November 27, 2007

個人電腦市場的新變種?

昨天看到了Asus的Ee PC。

我想到的是,如果有人出linux 為基礎的桌上型電腦呢? 因為對於多數長輩而言,類似EePC這樣的使用介面反而可能是最容易入手的。

只要使用者對於Office這類應用軟體的使用需求很低的話,類似以EePC這樣的軟體安排和使用者介面的桌上型電腦,再加上便宜的價位,這樣或許能夠對長輩市場有一定的吸引力。

畢竟,要年輕人教家裡長輩用電腦,往往不是人人都有足夠的耐心,而長輩可能也沒辦法比較快地理解整個使用步驟。從這個角度來想,如果長輩們的使用範圍主要是集中在簡單的遊戲,上網,使用視訊,看照片,或許這樣的新產品會仍舊能夠在擁擠的個人電腦市場開展出一個全新的市場區隔也說不定。

當然,隨附在這些電腦的軟體使用者介面與這些軟體和windows相關應用軟體的相容性,將會是影響這個市場成型的關鍵。或許,這也會是以linux為基礎的電腦硬體市場,有機會得以進一步發展的成長機會?!

Sunday, November 25, 2007

橄欖油, 紅酒醋

橄欖油 (olive oil)


紅酒醋 (Balsamic vinegar)

Saturday, November 24, 2007

游泳

因為換氣始終練不好,大概只能成功換一次氣而已,所以我的游泳技能相當粗淺。五專時期,因為因為沒辦法游過20公尺,所以到了五年級還在重修三年級的體育,後來勉強游過了,但還是比其他正常五年畢業的同學晚了一陣子才拿到畢業證書。

也因為如此,我沒有辦法響應"從太平洋出發"的高難度挑戰。

不過最近網路上,有人研究出這個高難度挑戰的可行性分析,茲摘錄如下;

"由太平洋游泳到中國的可行性!http://www.crazys.net/ggyy/data/2743.htm
跟朋友研究兩天終於推論出最可靠的游法 要從太平洋游到大陸是可行的

1.首先由東台灣下水→太平洋 往外海游二十公里左右就會碰到黑潮 切記這個時候不能溺水,不然會沈到太平洋底

2.順著黑潮往北游約五百公里可以到東海 由於此時是順著黑潮表層游泳 所以時速約在50公里上下 要小心黑潮的湧急與不穩定性 可能會把人直接帶到洋流裡頭送到日本

3.到達東海之後要以時速70公里的速度游泳離開黑潮洋流帶 一定要超過七十公里 不然無法脫離洋流帶的海流牽引力量

4.進入東海之後 要迴避親潮洋流帶的影響(黑潮向北,親潮向南) 也要以時速七十公里的速度游泳離開東海中緣 不然會被帶到台灣海峽

5.脫離兩個洋流帶影響後 正式進入東海近海水域 再繼續游一百公里就會進入大陸近海範圍 這個時候要小心鯊魚對於陌生生物的好奇心 如果被鯊魚咬到就前功盡棄了

6.通過近海範圍後 只要再游約二十公里就可以踏上浙江或是江蘇海岸線

這樣就可以正式完成陳水扁總統提倡的全民游泳運動 「嫌台灣不好就游泳去中國阿,太平洋又沒加蓋」 全程大約在一千公里左右

注意!! 不會游泳者勿試!! 體力不佳者勿試!! 肥胖或是有心臟/血管疾病者勿試!! 此趟泳程有可能遭遇的危險:

1.遭黑潮洋流沖倒日本

2.遭親潮洋流衝到南中國海

3.遭到鯊魚等大型肉食海洋生物攻擊

4.被廢棄漁網纏住

5.遭到漁船或是商業船隻意外撞擊

6.遭遇日本或是大陸海防人員扣留
......"


Quoted from http://www.oikos.com.tw/v4/viewtopic.php?pid=328710#p328710

可以裝清高嗎?

已經很久沒有仔細翻報紙,大概只有看看頭版,或著到速食店有遇到報紙可翻的時候才翻。

看了統媒的節目之後,才知道最近有些所謂的社會名流或又大放厥詞,好像以前自己做的政治選擇和表態,彷如雲煙一般。

每每看到這種狀況,我就會想到以前在大學的時候,幾個同學在班會上提了一些想法,結果到表決和討論的時候又閃人的那種狀況。

當然,這種站邊選擇,然後事後撇清的狀況,當然並不少見。

或許是出於個人性格和對於這些事情的反感,我越來越了解認知到自己以後工作角色的重要,雖然我做不了什麼一鳴驚人的研究或教出什麼了不起的學生,但是至少不會讓自己變成政治社群的一份子,或著是做了些什麼,日被人視為假清高的舉動。

我這樣的堅持,不知道和五專時代翻了幾頁Max Weber那本"學術作為一種志業"的結果?!

所以,我沒有辦法也不願意像一些所謂的學術人士能夠經常性的出席各種談話性節目,也沒有辦法成為政治集團的外圍份子或御用學者。

現在想想,從早年票投黨外,到2000年之後,幾乎不投執政集團,這樣的政治選擇,或許也是一種我自己政治意識轉變的證據了。

Friday, November 23, 2007

狀況

有一陣子沒看鄒恆甫的部落格,沒想到北大光華又有狀況。

當然,從他的部落格裡面也看到有人對於張維迎的舉證歷歷。

只是我不知道,這樣的舉證歷歷會不會發生在現在的台灣? 畢竟當年拿A學位卻又宣稱B學位的人,都已經榮登大位,雖然不涉及假學歷而可能只涉及"混淆視聽"而已。而一些假學歷的持有者,如果不是意外地被發現,可能還能夠繼續享受公部門的補助。

網路的發明實在是改變人類生活的關鍵技術,有了網路及其相關技術,讓我們更容易查證,也更容易透過網路有機會找到一群可以互相取暖的朋友。這樣一來,參與各種爭議的人事物,都能夠透過網路找到自己的支持者,然後彼此之間或著在網路空間來一場世紀爭辯,或著是來一場漫天的口水。

只是,台灣真的很少見到像鄒恆甫或著方子舟這樣的部落格。畢竟,一皮天下無難事,只要被指責的當事人不放在心上,就算別人的指責都淹到他家門口,一點也不礙事啊。

Thursday, November 22, 2007

罵人的內容也是要正確的才好

我自己覺得如果有機會離開台灣的話,應該會寫個理由清單,雖然有些因素可能是流於杞人憂天和庸人自擾。總之,不管有沒有寫,一個人會做出這樣或那樣的選擇總有自己的理由,只要不是所謂的一手摸O 一手念經的行徑,面對自己的選擇就好。

如果報紙寫的沒有沒錯的話,島內的政府發言人(如果這樣還算有政府的話) 在批評張先生 "當初政府送到美國受訓" 這讓我有點吃驚,因為我的印象中政府派出去受訓的是曹先生,而不是張先生。為此,還特別查了一下,結果發現真的是發言人搞錯了,因為張先生連大學都是在米國唸的,所以哪來什麼"政府送到美國受訓"這種事情呢?

話說回來,當初送曹先生的那個政府,可是當前執政團隊最討厭的政府,現在的執政團隊領了納稅人的錢就想豪笅自己的偉大,搞"斷代史"的把戲?

我幾年前就覺得,這幾年的遭遇也算是本地人民自我打造的文化大革命,或著換個角度來講,是清掃中國文化的必要之惡? 也許,幾年之後,我能夠慢慢理解為什麼納粹,文化大革命和面對中國文化自我矮化切割的台灣現狀會發生在人類的歷史當中。或許,我也更能了解無知和教育的影響力量,對於個人和社會發展有多大。

我們眼睜睜的把原有屬於這塊土地人民所能參與的機會之門,一一拱手讓人。姑且不論這樣的拱手讓人的原因有多單純或多複雜,接下來,還真的只能靠"創意"來謀求生路。因為,島內一旦被清掃成沒有"中國"包袱的文化新生兒,除了創意和對本地原住民文化的發掘,所能憑藉的實在不多了。

所以,我覺得所謂統媒也不要喊什麼內地在各國狂搞孔子學院很扯,或著是為什麼HKUST的EMBA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維持世界排名的領先地位,因為這就是島內人民的選擇。

太平洋沒有蓋子,可惜我不會游泳,不然還真想往外遊走。如今只能憑藉著一股執念想辦法用搭飛機的方式出去吧!

如果真要面對留在島內工作的決定,我自己當然是除了國科會以外案子,不接任何來自政治集團的案子和非學術性質的活動,比如說像某些中研院研究人員那樣,狂上談話性節目賺車馬費。當然,如果一些單位的主事者是我個人不偏好的對象的時候,自然也是不接觸。

畢竟,研究是學術工作的天職,我不能因為島內噁心,就可以認為自己幹這麼工作就可以完全不搞研究活動。而當政府是研究經費主要來源的時候,學術工作者(勞動者?)和那些撥款單位的往來,自然是在所難免了。

Wednesday, November 21, 2007

管理學的批判力


如果說看簡體中文書有什麼好處,除了相對便宜和可以找到較多的學術性書籍之外,另外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可以幫助中文讀者比較快且全面地了解某一特定領域/主題的發展,只是這個好處的發揮,會受到讀者本身選書的影響。

由於,內地有些學術書籍其實是針對某一主題/領域的文獻整理,因此只要選讀了這樣的書籍,就能夠幫助讀者在短時間內,能夠對那個領域有一個比較廣泛且全面的認識。

我最近在讀的"管理學的批判力"就是這樣一本書,能夠幫助讀者了解組織演化,新制度主義在管理領域的發展等相關主題的入門書籍。不過,我實在覺得這本書的書名和內容有點格格不入 @_@

這本書分別針對合法性(legitimacy),組織演化,組織間的政治過程等三大主題加以介紹,雖然作者一開始是強調新制度主義的發展及其在組織研究的應用,但是整本書在組織演化的部分著墨最多。

雖然已經有很多英文學術書籍是圍繞組織演化的議題,但是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以此一議題為主要核心內容的中文學術書籍,這本書算是第一本了。雖然有些在內文當中所引用的文獻,還不能在本書的參考文獻當中找到對應的款目,但是這本參考文獻中所羅列收錄的文獻,已算是相當的完整且具體的。

總之,這是一本可以推薦給對這些主題有興趣的讀者的一本簡體中文書。

Reference

郭毅, 可星, 朱熹, 於國強, 2006. 管理學的批判力,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Tuesday, November 20, 2007

我不配-周杰倫



鋼琴版




作詞:方文山 作曲:周杰倫

這街上太擁擠 太多人有秘密 
玻璃上有霧氣 在被隱藏起過去
妳臉上的情緒 在還原那場雨 
這巷弄太過彎曲 走不回故事裡

這日子不再綠 又斑駁了幾句 
剩下搬空回憶的我 在大房子裡
電影院的座椅 隔遙遠的距離 
感情沒有對手戲 妳跟自己下棋

還來不及仔仔細細寫下妳的關於
描述我如何愛妳 妳卻微笑的離我而去

#這感覺 已經不對 我努力再挽回
 一些些 應該體貼的感覺 我沒給
 妳嘟嘴 許的願望很卑微 在妥協
 是我忽略 妳不過要人陪

*這感覺 已經不對 我最後才了解
 一頁頁 不忍翻閱的情節 妳好累
 妳默背 為我掉過幾次淚 多憔悴
 而我心碎妳受罪 妳的美 我不配

最長的電影-周杰倫



鋼琴版


詞:周杰倫 曲:周杰倫

我們的開始 是很長的電影 放映了三年 我票都還留著

冰上的芭蕾 腦海中還在旋轉 望著妳 慢慢忘記妳

朦朧的時間 我們溜了多遠 冰刀劃的圈 圈起了誰改變

如果再重來 會不會稍嫌狼狽 愛是不是不開口才珍貴

再給我兩分鐘 讓我把記憶結成冰

別融化了眼淚 妳妝都花了要我怎麼記得

記得妳叫我忘了吧 記得妳叫我忘了吧

妳說妳會哭 不是因為在乎

Wednesday, November 14, 2007

Telephone talk

幾週前有機會獲得一個telephone talk的機會,在我和對方提出可行日期之後,因為 一直沒有對方的回覆,所以只能在原訂的時間空等。結果對方在比原定時間晚一個小時之後來電,所幸還算有點心理準備,還不至於完全彆腳。

一開始,居然是問類似我對於和大陸方面互動的想法,大概是因為這個單位有很多來自內地的留學生,也和內地的大學合辦一些課程所致吧。

接著是問為什麼對這個單位有興趣,然後提到我沒正式的教學經驗,回答之後,問我對哪些課程有興趣,因為提到了科技管理,所以對方也提到那個學校有提供創新管理的碩士課程。

也有問到我的跨文化經驗,也有問我有沒有去過歐洲。

另外,還有提到我有沒有以論文研究為基礎的發表。也指出我出版品當中中文比較多(其實,主要是在期刊部份啦,那些中文文章都是我大學時期在寫的)。

當然也有問我會不會法文,也有說單位本身會提供法文課程以便日常生活所需。

接著,稍為提到一下這個職務的要求-會是以研究為主,然後教學為輔的安排,當然能發表到越好的期刊越好。 當然,我個人是偏好這樣的安排了 :)

我只有簡單地問了學校當地氣候的問題,還有哪些支援體系。當然沒有談到薪水。

對方有問到如果獲聘,最快何時能夠任職,我的回答是明年當然還得視該單位本身的學制的安排。

最後,對方提到最終結果是由院長和委員會決定,如果有後續的話,接下來的步驟是後續的telephone talk和campus visit。

期間,對方以為我還沒口試 (不知是恍神還是貴人多忘事,我記得一開始就提到這檔事),掛電話前還重提了一下 @@ ,後來知道已經完成口試,就改口了。

整個過程進行約三十分鐘,除了事後回想自己在一些用字的發音不是很準確之外,個人感覺良好,至於其他就只能交給上帝安排嚕。

Monday, November 12, 2007

歷史上的一天

原本安排的時間是九十分鐘,我分配到的報告時間是四十五分鐘,很幸運地沒有超過時間。接下來的問答大概進行了25分鐘左右。

總之,一切在都在原訂的時間範圍內完成。

I提出三個問題,首先是提到先提到我的文獻; your literature is deep。然後又回到一個案例公司其實是被其合資對象之一的母公司視為在中國市場的分公司,這個受限於觀察角度差異的老問題上。

接著提到論文的內容以大陸市場為主,考慮到個別新興市場的差異,這個研究結果如何引申到其他的新興市場上。我在這個時候有點慌亂,於是直接問著老師,是不是要把題目改成針對中國市場,老師有點不耐煩地說,這個問題是問我的研究如何引申到其他新興市場上。

I 的第三個問題是談到研究的原創性,覺得這種研究沒有empirical data,只是guessing work。這個問題我只能用整個論文裡面的理論依據諸如此類來回答,還好沒有繼續追打。不然就會變成研究哲學的大爭論。

第二個提問的是U,首先提到這種synthesized work 的原創性,我利用簡報當中的圖表來說明(其中一個是老師前一天叫我修改的部份)。接著,他提到日本半導體的發展經驗應該有可以借鏡的地方,我緊張地趕快翻論文的參考文獻,說明我也有引用一些日文或是英文針對日本半導體產業所做的研究。結果,他說這是對於後續研究方向的建議諸如此類。

我的報告時間有四十五分鐘,開始報告的時候,必須承認我一開始相當緊張,加上聲音變化不大,整個報告的感覺讓人想睡,我的老師也聽的昏昏沉沉。到後面的十幾分鐘才比較"正常",有種被"上身"的感覺。

事後問老師,雖然主要是問他關於telephone talk的意見,他也提出了因為我語調平淡(flat?),Q&A的表現比報告的時候好的多,在報告的時候要多強調重點,總之就是be focus。

Sunday, November 04, 2007

蒲公英的約定-周杰倫



鋼琴版




蒲公英的約定

作詞:方文山 作曲:周杰倫

小學籬笆旁的蒲公英
十幾英里有味道的風景
霧水草場傳來她的聲音
多少年後也開始很好聽

將願望折紙飛機寄出信
因為我們等不到那流星
等枕頭墜離命運的引力
卻不知道到底能去哪裡

已經長大的約定 那樣清晰
拿過到的我相信
說好要一起旅行
是你如今 唯一堅持的任性


在走廊想霸佔她手心
我們卻注意窗邊的情敵
我去到哪裡你都跟很緊
哼歌而夢在等待著驚喜

已經長大的約定 那樣清晰
拿過到的我相信
說好要一起旅行
是你如今 唯一堅持的任性

彩虹-周杰倫



鋼琴版



彩虹

作曲:周杰倫 作詞:周杰倫

哪裡有彩虹告訴我
能不能把我的願望還給我
為什麼天這麼安靜
所有的雲都跑到我這裡

有沒有 口罩一個給我
釋懷說了太多就成真不了
也許時間是一種解藥
也是我現在正服下的毒藥

看不見妳的笑我怎麼睡得著
妳的聲音這麼近我卻抱不到
沒有地球太陽還是會繞
沒有理由我也能自己走

妳要離開 我知道很簡單
妳說依賴 是我們的阻礙
就算放開 但能不能別沒收我的愛
當作我最後才明白

Rap:
(看不見妳的笑 要我怎麼睡得著
妳的聲音這麼近 我卻抱不到
沒有地球 太陽還是會繞會繞
沒有理由 我又能自己走掉
釋懷說了太多就成真不了
也許時間是一種解藥解藥
也是我現在正服下的毒藥)

你要離開 我知道很簡單
你說依賴 是我們的阻礙
就算放開 但能不能別沒收我的愛
當作我最後才明白

Tuesday, October 30, 2007

一本書

BizDeanTalk 前兩天刊出了這個訊息,裡面所提到的那本書的內容,我想如果把它稱之為美國商管教育機構本身對於自身的反省,或許也不為過吧?!

如果美國花了25年發展仍不能讓商管教育具備了當地的法律和醫學教育般的專業性,那麼其他區域在大力模仿美式商管教育之後的成果又是如何?

這幾年來,島內教育部所推的商管專業學院,或著是日本文部科學省所推動包和法律和商管等專業領域在內的專門職大學院所代表的意義和目的,如果不是在建立商管教育在當地環境的專業性,那麼台灣和日本這幾年來的這些砸錢的舉動,究竟是為了什麼?

是單純地想要透過開放在職進修的管道來刺激受教人口,以維持教育機構的生存? 還是有其他更高遠的想法?

我想,隨著這本書的發聲,也算是為日後那些針對商管教育在不同區域的發展狀況所做的分析,有了更好的參考依據,同時也給予那些想批判和剖析商管教育發展的人們,一個更有說服力的證據吧?

Reference

Khurana, R. 2007. From higher aims to hired Hands: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business schools and the unfulfilled promise of management as a profession
.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re B-Schools a Blight on the Land? , Business Week, November 5, 2007

老調

今日(29日)非獨媒某節目的主持人,提到了HKUST EMBA在FT EMBA的排名第一的事情。

唉,HKUST的EMBA在FT EMBA排名掛第一也不是今年才發生的事情,況且HKUST的EMBA過去幾年也有在台灣的商周/天下之類的財經類媒體刊登廣告。在我的印象中,包括HKUST, City U. of HK 都曾在台灣媒體刊登徵才廣告。當然,島內的學校也會在外國媒體刊登徵人廣告。

其實,一點也不需要納悶為什麼這樣的排名成績不會出現在島內的學校。雖然一些人或許認為其原因是"不能說的秘密",但是如果按照The future of management這本書的主張,如果有人能夠做出足以發掘這些不能說的秘密的研究,其實也算是一種"創新"的表現吧!

其實,我越來越覺得在當前或著說東方文化的環境,不論企業或是個人,如果要實踐The future of management 這本書所提若干概念的念頭,實在是一個很高難度的挑戰了。

這幾天我又想到,如果研究為什麼在某個時點下和某種環境下,不能產生某種狀況,是沒有意義(或著說意義不大)的話,那麼研究歷史的意義想必也相對有限了?

或著說,如果西方學者能夠研究為什麼那些由中國發明的科學技術不能夠在中國得以發揚? 為什麼資本主義沒有發生在中國社會,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夠研究台灣地區沒有辦法誕生在華文社會擁有領導地位的商管教育機構呢?

Monday, October 29, 2007

管理創新


可以預見,Gary Hamel (和Bill Bren)最新出版的The future of management (中譯本的書名是"管理大未來",由天下文化出版),將會是天下文化狂打的新書之一。

最近只能經濟狀況特差,加上沒看到這本書的英文版,只能趁新書上市書店有折扣,買了中文版。

如同書名述,整本書在談管理創新。其實只要不相信經營企業有如同物理等自然科學般的定律的話,就會相信任何所謂的競爭優勢既不可能是永續的,各種各樣的創新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

這本書將管理創新定義為 "任何一種可以實質改變執行管理工作的方法或是明顯改變既有組織形式以達成組織目標的東西..." (中譯本,頁22)。所以在這本書當中,我們不會看到作者對於各種新穎IT系統或解決方案的導入的過分推崇,也不會看到作者過分強調重新調整組織結構對於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

作者認為管理創新的焦點應該是在"企業的管理流程-也就是執行日常管理工作的例行性工作"(中譯本,頁24)。我個人認為,新興發展的strategy as practice (SAP)觀點與此一主張有相當程度的契合,或著我們也可以說這本書的出現,也某種程度地見證了SAP觀點的崛起?!

書中也把民主政治體制的概念類比到在公司管理的決策,看到這些內容的同時,我又會想到以本地企業的商業文化和高階主管或創辦人的領導風格,真要落實書中的想法只是增加知易行難的實例吧?!

此外,如果按照書中所揭櫫的那些民主政治的說法,那麼本地民主政治的實施還真是具有當地特色的民主政治,或著說是一種突變於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新型政治體制吧?

Monday, October 22, 2007

人民大會堂


最近近北京在開十七大,會場在人民大會堂。

去年到北京參加AIB 2006也有在裡面用餐,主辦單位安排了好幾十部的遊覽車,在公安警車開道下,把一群人載到人民大會堂。 進去之前先是安檢,然後人門對著裡面的燈飾,裝潢卯起來拍照。

因為自己一個人去,隨意地挑了個位子,就等著用餐,菜色就是一般的飯店的中式合菜,至於好壞,因為我已經很少吃這種合菜的經驗,所以只能說可以吃的飽,也無從判斷好壞了。倒是在中場之後的民俗表演,許多人拿起相機和DV猛拍,顯然他們很少看到包括舞龍舞獅在內的雜技表演了。

Sunday, October 21, 2007

句子節錄-"哪拿什麼定義自己?"

Charles Handy 在"你拿什麼定義自己?"這本書有些不錯的句子,因為我看天下文化所出的中文版,所以底下摘錄句子所標示的頁碼,亦為中文版上的頁碼。斜體字的部份,算是我個人的想法。

"當我們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學到的最多。" (p.228)

我最感興趣的事情大概是打字和上網了。

"好在年紀在大師的世界裡似乎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他們提出的觀念和表達的效果。" (p. 260)

這種說法應該可以鼓舞那些希望有朝一日成為大師的人們。

"那些只為一己之利工作的組織及個人,遲早會發現,他們自己是最糟糕的顧客,因為他們從不滿意,很少道謝,而且不留任何遺產。"(p.274)

我不知道這算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的另類說法嘛?

"旅行提醒我們世界有很多個中心,每一個中心對生活在那裡的人都很重要..." (p.278)

簡言之,邊陲或中心端看你解讀的角度而定。

"全球化的世界中,各國一定會互相較量,沒有人有本錢落後太多,因為最好的公民會出走。(p.283)

雖然我不是最好的公民,但是真的很想出走 :)

"一個國家除非接受了自己的過去,而且放下過去,否則無法往前邁步。假如它無法面對跟自己有關的真實,就會永遠困在老問題裡。"(p. 286)

只要過去可以成為累積政治資源和維持政治利益的基礎,抗拒和不接受過去就可以會成為一些人得以"前進"的關鍵,即使這樣的"進步"已經成為所屬環境和其他多數人的困擾。

青蘋果 ? 毒蘋果?

看了一下第三社會黨的網站,和上面那沒有什麼人氣的討論,裡頭除了還有菁英政治的影子之外,第三社會黨除了宣稱自己是第三勢力之外,對於議題或政治運作幾乎看不到太明顯的主張,一切變得好像只要不和兩黨一樣,再加點溫和路線和宣稱重視弱勢群體就可以了。

很明顯地,一個政治體制之內,問題並不是只有政黨政治而已,以島內發展的例子來看的話,司法人員的搖擺就足以摧毀整個體制的相對正義,進而成為政治/社會動盪的來源。當執政集團可以知法犯法,帶頭違法,而司法體系所選擇的是不作為或著是說不積極作為的時候,如何去期待一個正常的政治體制的發展?

當一個政治體系裡頭,從政治執政集團,文官和司法系統的參與者都成為利益取向的機會主義者的時候,怎麼可能還能指望什麼正常化的政治發展,甚至成為東亞或華人社會的好榜樣-如果到目前為止還不算成為壞榜樣的話。

Friday, October 19, 2007

雖然對司法單位的感覺,從以前一個專科同學還沒轉唸法律之前就和學長一起投資在淡水鎮上搞電話交友(這當然是我當時聽當事人的說法,無錄音),就對司法單位沒什麼太良善的感覺。

看到很多島內的事件和爭議其實就是源於在於司法單位的不作為,和政治執政人員本身的"恥"感和法治精神的不足而已。很可怕的是,這種情形在政黨輪替之後並沒有太大的改變,而甚至有更變本加厲的態勢。

法律和法治之於一個號稱實施民主體制的地方,到底有沒有意義? 又或著民主體制在非西方的政治體系存在的價值究竟是什麼? 或許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畢竟,實施投票民主之後,我們不能保證所有的政治從業人員,會在處事上對納稅公民有所敬畏,也不能期盼每一次的輪替就會是一個正常且進步的開始,而不只是看最後的爛攤子丟在誰的手上而已。

這時候有點羨慕像日本那種相對有恥感和法治概念的環境,如果同樣的社會風氣發生在島內的話,大概已經掛掉一大批文官和政治人物了。

又或著說,究竟什麼是一個文官和文官體系該有的作為呢? 想到這裡,我突然慶幸自己當年政大公共行政系的轉學考試高分落榜,不然或許我會更加倍的厭惡自己和這個環境吧。

未雨綢繆地想想,或許這個時候應該是多了解非西方的民主法治體制下的國民意識及其意識的轉變,別人的發展經驗或許會是島內日後社會發展的借鏡,只是或許有人會批評這樣的研究,受訪者的言論或許不能真實反應其所涉及的社會脈絡吧?

菲律賓,新加坡,韓國? 或許我們可以從他們的發展經驗來預視到自己和下一代的所可能面對的未來吧?

Thursday, October 18, 2007

昨天

昨日中午和一個老師見面,一起用餐之後也聊了一下在日本遇到的一些狀況,接著把手邊一些覺得自己沒能力看完的日文書給老師,結果老師還掏錢給我,此舉實在令人震驚! 畢竟,我的用意不是拿書來換錢的。

當初到日本唸書的推薦信也是請這位老師幫忙的,希望有機會能好好的報答。

人在低潮的時候,如果沒有周遭親友和周遭善心人士的鼓勵與支持,大概很能繼續走下去了。

後來,自己跑到公館晃了一下,在結構群翻書的時候,聽到老闆和客人一些有趣的對話。

一個老師花三萬多買包包給女朋友。

一個老師和老闆聊到投資股市的事情。

一個女學生從高雄上來,買法律相關書籍,打算明年去考北大的法律研究所,感覺上她常和結構群買法律相關的書籍。

一個學生來買金融經濟學,張X寫的,因為這學生在開口問老闆前幾秒,我正好喵到這本,所以就隨手把這本書直接從書架抽出來,拿給那個學生。ㄟ,不知道這樣夠不夠格當他們的工讀生了。

Tuesday, October 16, 2007

申請

看到一間學校找人,因為強調只接受線上申請,所以就打算上傳資料
但是試了好幾次,每次上傳的結果不是Page not found就是Error 404。為了這狀況,我還特別留言兩次給網管(web master),不過對方都沒回信就是了。

結果前兩天,對方寫email 說收到我的申請,還特別括弧說已經收到我的申請20次嘞 @@

是怎樣,自己學校網頁寫不好還可以牽拖別人一下就是了?

收到信之後,只好向對方說明為什麼傳這麼多次,請對方理解了。至於最終申請結果如何?那一切只能交由上帝的安排了。

網站設計這種看似和一個學校單位的直接關連不大的小地方,其實也是會影響到人們對這個單位的印象,何況又是在強調只接受線上申請的時候。

唱衰中

反台勢力有了外國同路人,島內國營企業和大官同聲一氣,民主制度之於華人社會,可能就是讓取得政治權力的集團,能有移轉和取得政府財源到私人領域的合法機制。

在台灣你不和執政集團唱和,就很有機會成為執政集團及其外圍份子眼中的中南海同路人。

民主制度在台灣就是以民進黨為主的政治體制,所有的法令執行,解釋以及公務員的政治取向都是以民進黨內的個人意志為主。

所有造成台灣今日民進體制的,所謂民主前輩,不論他們在年輕時遭遇國民黨多大的壓制,扣除已經離開人世的,多半都已經各自享福,忘記了他們之於這個社會的一點點責任和義務。或著我們該承認,人民的無知與自我選擇,本來就不是這些人能負責的。

時間,會告訴台灣人民自己選擇之後所要面對的承擔,或許也會告訴這裡的人們民主法治的真正意義。只有等到文官系統自己遵守法治,而不隨政權起舞,才能顯現出民主體制的真正價值。

還沒走完一輪的十二生肖,就已經讓一個別人眼中的模範成為nothing,戰略地位的意義和本地人力資源的品質也早已改變。

當然我不是第一個覺得島內已經完蛋的人,看到這篇雖然有些人或許覺得這只是要要錢而已,換成國民黨可能搞起來更不客氣呢。總之,人們被民主的假象所催眠,政治人物受到民主和選票的保障,只要他喜歡就能決定你的政治正確和他的權力偏好。

由補習教育所堆砌出來的文官和司法體系,又怎麼能奢望能夠持平的做些什麼法律所賦予用來約束政治從業人士言行的行為,而不負國民的稅金呢?

Monday, October 15, 2007

感想

最近這幾期的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Education和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的文章有相當大的比例在談executive education 以及管理教育/研究中有關rigorous和 relevance的議題。

最新一期的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還有一篇文章是針對商學院老師是否能成為好的公司主管這個議題所做的研究。

其實關於商學院老師能否成為好的經理人,甚至是商學院老師利用exeutive education的學生來做研究等議題,在中文環境裡面應該不算是一個特別少見的聊天話題,只是似乎很少見到人們把這樣的話題搞得很像一回事地,真的把他們當成一個可研究的議題來對待,而只流於平日閒談的話題而已。

如今,只要有人想要在中文社會裡面從事這樣的研究,只能不可迴避地透過引用這幾篇英文的作品,來作為其文獻與後續討論的基礎。

或許這是因為中文社會的學術環境,讓研究人員較不願意去挑戰或檢驗那些我們平日對於週遭環境的觀察和各種已經被大眾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然而,也因為人們有意或無意地忽視這樣的討論議題,讓我們喪失了許多明明可以優先主張和驗證本地見解與觀察的機會,而在很多時候,只能從事複製別人研究架構的研究,進而使得研究工作本身的原創性相對地降低。

Reference

Jiang, B. & Murphy, P. J. 2007. Do business school professors make good executive manage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1(3): 29-50.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 2007, 6(3)

Saturday, October 13, 2007

Live as a foreigner

要怎樣呆在島內又活的稍微一點點像外國人? 除了得有比較穩定的經濟來源之外,當然不是猛吃外國料理,也不是開口閉口就用英文。

首先,除了英文影集之外,少看島內本地的電視節目,新聞來源可以CNN/NHK/BBC為主,看府上的第四台業者有提供哪些。當然如果日文夠好,本錢又夠的話,裝一個能收到日本BS頻道的小耳朵也是很好的選擇。

另外,就是多和外國人攪和,當然這裡指的不是晚上到pub,沒事來去參加個什麼比基尼之夜,或著是明明不喜歡爵士樂,又跑到Brown Sugar 聽Live Band。而是多參加本地外籍人士的正當活動

我自己覺得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Taiwan Fun 算是針對本地外籍人士為主的機構和媒體,可以多查閱上面的資訊,雖然裡面所報導的內容多半以城市生活為主軸,但是也能夠幫助我們了解那些外籍人士在本地如何安排他們的生活,並從不同的角度來了解島內的生活。

總之,沒辦法逃離這裡,可能就先想辦法讓自己像外國人一樣地呆在這裡。或著說,和所居住的地方越少非理性的感情,就越容易能像個外國人一樣地生活在這個地方吧?

Monday, October 08, 2007

大智慧造句

憂憤成疾

造句: 憂糞成疾,要多喝水。

米飯漲價

造句: 米飯漲價,改多吃肉。

呼呼聲

造句: 有人聽到前幾天颱風的呼呼聲嗎?

國防表演

造句: 你不知道國防表演,就是閱兵嘛?

國慶日 (10月10日,於淡水觀賞施放煙火後所聽到的路人對話)

爸爸問: 國慶日是誰的生日? 孩子: 國民黨

貪污腐敗

造句: 只要是執政黨的成員和政治人物與其親屬和有人挪用公款,就不是貪污腐敗

傳聲筒

造句: 媒體只要樂於成為個別執政集團及其成員的傳聲筒,就有機會透過政府預算的取得,來改善或提升經營績效。

Saturday, October 06, 2007

將苑

最初看到逐惡這篇文字,是來自網路討論區的網友的簽名檔。如果把它對應到島內的現況,我只能說諸葛亮的才華和智慧實在是跨越時空和科技啊!

下面斜線的部份,是我自己的描述。

"夫軍國之弊,有五害焉:

一曰,結黨相連,毀譖賢良;形容某些政治集團的苟且徇私作為

二曰,侈其衣服,異其冠帶;形容人類在取得權力之後的奢華與傲慢

三曰,虛誇妖術,詭言神道;形容某些有權者藉由宗教或媒體,以意識形態或來扭曲社會制度


四曰,專察是非,私以動眾;擁有政治/權力的個人和集團,對群眾意見的漠視或是指煽動群眾力量,來鞏固自己的權力資源


五曰,伺候得失,陰結敵人。打著紅旗反紅旗,或著說打著民主反民主,說一套做一套的政治人物,例如一邊要台獨,但是一邊又要領中華民國稅金來享受的政治人物


此所謂姦偽悖德之人,可遠而不可親也。 "


我必須承認,我在五曰的描述不夠接近原文的意思

資料來源

諸葛亮,<逐惡>,<<將苑>>

Friday, October 05, 2007

弱化的專業團體

或許是因為專業團體,或著說是集會結社,這玩意在華人社會本來就不是內生性的發生,主要是移植西方的概念,然後基於某種政治,經濟等目的/利益而產生的。這麼一來,一旦這些專業團體達到其所成立或其主導者所設想的目的,不管是經濟或非經濟性的目的,我們很容易就看到這些專業團體的自我矮化或著是服從權威的行為。

也就是說,除非這些專業團體在所依靠的權力來源喪失了繼續提供其經濟/政治利益,我們可能幾乎不需要期望這些專業團體能夠扮演其西方同性質機構,在若干社會議題上所扮演的角色。由於,個人意願與團體主導者本身的權力傾向,往往又會對專業團體對這些社會議題的反應強弱有所影響。也因此,所有在台灣能夠取得媒體(大眾?)焦點的專業團體,如果不是服從某些特定的意識型態,加上本地媒體對於政治集團的偏好以及媒體報導本身的自我弱化,若干社會議題幾乎很難成為媒體或個人所長期關注的重點。甚至連所謂關心公眾議題的社會團體,也因為早先政治利益的參與,以及對於執政團體的服膺,使得宣稱關注公眾議題的社會團體,除了依靠群眾的支援力量,很難在沒有政治利益的考量下,成為政府部門所關注的對象。

這樣的結果,使得本地的專業團體如果不是變成一群專業人士互相取暖,藉以維持其專業領域合法性的團體,就會成為以服膺政治利益為目的,藉以享受其所附加的經濟資源的專業團體。在這樣的專業團體生態下,我們自然不能在本地能夠看到像西方社會那種專業團體在社會議題上,所扮演的相對中性的執著與影響了,當然也更難指望這些專業團體能夠對違反專業倫理(如果有這個東西實際存在的話)的成員,能夠產生任何的約束或箝制的力量了。

嗯,突然覺得我這種東西很像是19,20世紀初期的人才會發的牢騷。

Thursday, October 04, 2007

自願或非自願的後進者?

回顧管理教育/研究在台灣的發展,除了制度與政治上的限制,加上教育單位本身的侷限性和專業學會角色的失衡與來自從業人員本身的個別偏好,種種因素使得台灣地區在過去並沒有辦法擴大市場並有效地儲存/整理台灣發展經驗。若從整體發展的態勢來看,這種種因素也使得台灣沒有辦法有效結合本身在經濟發展上的領先,進而在整個華人圈的管理教育/研究扮演先進者的角色,而成為華人管理教育與研究領域當中(自願或非自願 ?)的後進者。

雖然一直到最近,台灣地區才有以推廣管理研究/教育為核心的專業團體誕生,但是究竟能不能有效地從整體上來追趕來自新加坡,香港,甚至西方國家所引導的華人地區管理教育/研究,相信會是往後這幾年觀察台灣地區管理教育/研究發展的重點。

逝者以已,來者是否可追,就還在未定之天了。

當然,這一切究竟是怎麼發生的?或許會是一個讓人在茶餘飯後深思的話題了。

Monday, October 01, 2007

一封信

下面的文字是節錄自我在北竿當兵時,一個研究所老師的回信。

"指導與幫忙學生是學術工另種生活樂趣,也是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您年歲稍長即易體會這些道理。"

"沒有人知道自己的極限與潛力,特別是年青之可貴,肯學肯努力則大有可為。沒有一成不變的成功模式,也沒有"成功"的絕對準則,有的只是自己憧憬! 價值觀與人生觀需要自己建立自己的生活哲學。"

"我或許高中,大學,研究所一直未能唸所謂的"名校",也一直在每一階段掙扎,....,過程中總是難以想像結果,但存心忍耐與堅持,你會看見上帝會應許著眷顧祂所創造的每一個生命。"

除了工作期間沒有和老師見面,從畢業到現在這幾年或著透過email或卡片一直都有和這位老師保持聯繫,這幾年因為好像即將走入學術領域,所以和這位老師見面的機會也多些,也更能感受到他的諄諄教誨。

現在重新看這些文字,我自己內心的感觸又特別的深刻了。

Sunday, September 30, 2007

AACSB的報告

世界上多數有關管理教育的發展和研究,多半是跟隨美國的腳步;特別是跟隨著AACSB(已更名為AACSB International)在不同時期,針對商學院教育和研究所提出的專題報告而有所轉變。

當前AACSB International (或著說美國管理教育?),主要的議題是集中在管理研究的結果之於管理教育內容的影響(AACSB International,2007)。

如果按照AACSB對於當前管理教育的影響力來看,不同於最初鼓吹商管學院從事具備學科基礎的研究(discipline-based research),現在則是回到了反思商管學院中教育和研究之間的聯繫的時刻。而由於對於研究工作的強調,形成了商管學院在研究工作上的生產過剩(overproduction of research)以及與 (Harmon, 2006),也某種程度地拉大了研究成果和實務應用的差距。

台灣地區除了在早些年還有幾本專書的出現之外,目前較少有針對本地管理教育進行比較完整的分析。西方國家管理教育的的發展經歷,應該可以作為回顧本地甚至是整個華人地區管理教育發展的參考。

Reference

AACSB International, 2007, Report of AACSB International impact of research task force (draft for comments).

Harmon, M. M. 2006. Business research and Chinese patriotic poetry: How competition for status distorts the priority between business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U.S. business schools.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 5(2): 234-243

Wednesday, September 26, 2007

也是個開始

今天在例行性的"亂上網"過程中,發現洪士章教授的這篇文章,如果加上這幾年台灣管理研究/教育的發展動態,或許應該我們高興島內的管理學界終究還是一點點覺醒的聲音。

終究有權者能夠發現本地管理研究的一些現象並且做了些正事。雖然不知道這個自願的(?)後進者最終追趕的結果如何,如果這樣的開始能夠延續下去的話。

Reference

管理一學門工作報告,洪士章教授

Monday, September 17, 2007

The Halo Effect / 光環效應

這書名有點老掉牙,不過本書的內容仍是很吸引人的。主要是談那些被媒體,顧問和學者所炒作出的一些企業"神話",指出這些神話迷惑多數讀者和經理人,而提醒經理人和讀者,在閱讀商管書籍或報導時,不要被別人成功故事所迷惑,也不要對這些訊息所誤導或有過多的幻想,對於這類的訊息要用批判思考的精神來看待。

雖然我讀的是中文版,但是為了掙錢還是在這邊附上Amazon對於該書的連結。


其實,按照作者的作法,只要在觀察企業發展過程當中加上時間的脈絡,就很容易發現過去媒體或學者眼中的企業典範,沒多久就會變成人人口中喊打的過街老鼠。當然,造成此一現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人們多半從企業的績效表現來檢視,即使是關於企業本身在企業文化,領導與執行上的表現,往往也是先透過"績效"這個指標來篩選的。

當年我只有在Fast Company看到一篇專訪Tom Peters的文章標題,不過沒有仔細看文章內容。在"光環效應"這本書中,引用了這篇專訪的內容,我才知道原來這篇專訪是他本人"告解"追求卓越"這本書的形成原因。或許這就是閱讀翻譯書的好處 :O

另外,這本書對於近年來許多暢銷的商管書籍,包括Build to Last,Good to Great等等,分別就其研究方法和忽略產業動態與績效表現是相對概念的部份,多所批評。本書作者反覆強調以訪談內容和媒體報導為資料來源所可能帶來的光環效應,而強調以公開資料(上市公司的公開資料)為基礎的分析。可是,如果連Enron案都能發生,其實也很難絕對保證這些公開資料的絕對真實性吧?

如果回到學術領域的討論來看的話,究竟什麼樣的研究方法才能比較妥善的表現出企業的績效及其成功因素呢? 作者除了指出前述資料來源的缺陷,主要是強調藉由公開資訊和長時間資料的利用。我想問的是,為了減少光環效應的影響,人們是否應該排斥個案研究的作法?或著說人們對於利用個案研究在理解經營管理的這件工作上,應該有什麼比較妥當且合適的作法。

我認為,這本書和另外一本What Management(中譯"管理是什麼",中譯本由天下文化出版)是很適合那些沒有工作經驗的MBA學生的作為課程進行前的指定讀物,或著是放在大學部企業概論或管理學概 論之類的指定教材了。用在博士生課程的話,這本書也很適合做為研究方法討論的教材,用來提醒這些未來的(?)研究人員,在從事研究工作時,應該盡可能地減少研究資料的光環效應對其研究過程與結果的影響。

Friday, September 14, 2007

學術思想的消費/傳遞過程

看起來好像很詭異的標題,其實談的只是稍微仔細觀察的人都能發現的一種現象。

在學術思想的領域裡,英語/歐美地區的想法總是往往會被非英語系的國家的學者/媒體,透過報刊文章,演講,翻譯書籍的出版,而被介紹到非英語系的市場。整個學術思想的"消費",推廣,傳遞或引進到不同語系市場的過程,很明顯地可以如下所示;


西方/英語學術思想 (源起)--> 非英語系的中介者(例如如出版譯作的出版社,本地學者,該思想提出者的非本國籍的博士生等等)--> 非英語系市場


很多時候,擔任這種仲介者角色的作者或學者,往往在從事非學術性質的文章撰寫或演講的時候,有意無意的地,忽略或是對這些思想和觀念源頭的完整引述。這麼一來,擔任這個仲介者的學者/作者,很容易就成為某個西方思想在非英語系市場的"代理人",一旦加上媒體的之後,很容易就會成為一般大眾眼中所謂的OO大師。

雖然,仲介者角色的存在對於學術思想的推廣有其必要性,但是膨脹到成為其所轉介的概念的代理人,往往就顯得溢美了。

當然,這種現象的誕生,一個主要的原因是群眾興趣多元化所致,畢竟,我們不可能寄望大眾都會追本朔源地找尋這些被引進的概念的真正源頭。另外一個原因,或許是因為學術界本身對於"英雄角色"或著說領導角色的期待;當然,好的領導者可以在觀念推廣扮演著很好的仲介角色,甚至能夠誘導本地學者對於這種"外來"思想的批判和反省。怕是遇到不好的帶頭人物,為了維持本身的尊貴和權威性,而讓自己成了某種西方學術思想的在當地市場的"代理人",扼殺了當地市場本地的學術發展空間。

Wednesday, September 12, 2007

觀察

把原本寫在Yahoo奇摩的文章移過來 (原本發表日期:2007年5月11日;今日有修改)

如果在Google Scholar 打上 "Hsu, Paul S. C." (需含引號),你將只會發現一篇 這位作者的期刊文章。

Patterns of work goal importance: A comparison of Singapore and Taiwanese manager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87, 4(3): 152-166.

如果在Google Scholar 打上 Seetoo, Dah-Hsian William 找不到半篇英文期刊文章 ,除了1977年 西北大學的博士論文。

如果以當前台灣學術界對於期刊發表數量的重視,這兩位的表現 可說是明顯的不稱職了。然而 有鑒於他們身為台灣早期少數赴美取得企業管理博士學位所賦予他們本身的先佔優勢, 加上其本身的努力, 也維持了他們在本地企業管理教育界的聲譽與地位。

台灣企管教育迄今 一直沒有比較長期或較具規模的本地企業案例資料庫,個別系所雖然偶有這樣的成果, 但始終沒有辦法能夠妥善的維護和運用,因此有相當一段時間 台灣本地的企管案例撰寫和教學是屬於各自為政的狀態。一直到前幾年,哈佛商學院開始積極推銷他本身的案例教學, 加上趨勢科技等基金會的支持, 還有可能是來自學界本身的"覺醒"(?; 這一覺至少睡了快三十年了?),,然後才有來自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部門,針對以台灣本地企業為主所進行的案例開發與教育訓練活動的撥款補助。

在這沉睡的幾十年當中,這些所謂島內的企管"大師"除了本身知名度的累積和教學上的投入,還有成立了比顧問公司更像顧問公司的管科會之外,對於管理領域的學術發展的具體貢獻為何?

當然 , 我們看到這些企管領域的先驅者,的確努力地培養本地的學生, 也對台灣企業所需的人力資源供給有著重要的貢獻,但是在學術研究的領域裡, 雖然有著更多於以往的博士生,但是眾多的補充型或著是驗證型的研究以及有限的學術研究能量,一直是本地管理研究領域在發展上的主要限制,特別是在其初期的發展時期。

一 直要到幾年前,國科會等經費補助單位 開始算起文章數量和追求所謂的文章品質開始(SSCI, TSSCI), 台灣的管理學界在這幾年才開始在各類管理學術期刊上取得一定的篇幅, 當然這些文章多半也是以中青年的學者或剛入行的博士生為主, 而這些所謂的管理學界大老,在學術期刊的發表表現仍相對有限, 特別是在單一作者的發表這各部份

或許由於台灣管理學界在發展初期時於在研究工作上的消極,和近期可歸咎的政策約束,甚至是自我心態的限制?。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下來, 除了個別學者的投入和傑出表現之外,台灣管理學界喪失了藉由中國大陸市場的操作,來取得華文管理教育市場的主導機會, 使得有關華人管理領域的研究和教學,近幾年來幾乎成為新加坡, 香港,和大陸或海外華裔學者所主導的現象。

雖然,這幾年成立的Taiwan Academy of Management也開始嘗試要扮演Academy of Management, IACMR以及Asia Academy of Management等單位,在推廣管理領域學術研究上所扮演的角色。希望這樣的努力,能夠追回台灣管理學界在全球的企業管理研究領域,乃至於華人管理領域發展中所失落的那些時光了。

"...我们谨慎地确保本地大学保留高素质,并不会创造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

這是從新加坡聯合早報看到的前幾天的新聞內容。

其實重點只有這段話:

"(新加坡)政府一直以来在设立大学时非常谨慎。这反映在过去20多年里我国只创立了三所大学,而它们成立的时间分别相隔了约10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在1981年成立,南洋理工大学则在1991年成立,而新加坡管理大学是在2000年创立。他(陳慶炎)说:“成立三所大学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我们谨慎地确保本地大学保留高素质,并不会创造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

雖然說,保證不會創造出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實在是有點誇張了。

相對於島內,雖然經建會等政府部門都會做所謂的人力資源規劃,但是過去十幾年來,本地大學的設立,似乎和人力規劃甚至是就業市場脫鉤的。在教育產業仍屬於管制市場,且大學的設立立仍受制於政治/權力分配的島內市場,要做到妥善的規劃似乎並不容易。

也正因為這樣的"制度性"原因,台灣的高等教育產業幾乎是沒有市場退出的現象-如果拋開私立學校捐給教育部變成國立單位不算的話,那麼這幾年來,台灣高等教育的競爭動態或許又是一個很適合透過組織生態的方式來加以研究的主題了。

資料來源

陈庆炎建议三大学 明年增1000个学额

Sunday, September 09, 2007

管理雜誌九月號

五專的時候,開始知道了這本雜誌,這本雜誌也算是帶領我進入企業管理這個領域的一個媒介。

年紀漸長之後,反而比較少仔細地翻閱這本雜誌,最多每月看看封面,翻一翻而已。

今天翻了一下 最新一期的管理雜誌。有特別整理出台灣各校所提供的MBA/EMBA的名單,當然裡面也有一篇對於當前台灣管理個案教育發展的介紹。

很有趣的是,文中有中央大學人資所的老師(這老師在我從中央畢業前一年進入中央任職)提到管理教學個案的發展,需要幾年時間的來開發諸如此類,然後文末也有許士軍的一些說法。

當然,一如以往,這些老師好像是把台灣的管理教育當作是今天才開始的一樣。很少人去討論為什麼過去幾十年只有一些學校,有零星的教學個案產出? 甚至在台灣經濟發展比較好的那幾年,以台灣廠商為案例對象的主要也是北美地區的商學院。

管理案例教學的存在也不是這幾年才出現的新把戲,我相信那些擁有留美經驗的所謂大老或先進們,不可能沒在他們留學的時候沒聽過"個案教學"這玩意,撇開這些人是否個人有鑽研這種教學方式,幾十年發展下來,也很少看到這些人在回到台灣之后,除了可能個別在課堂上使用案例教學,整體而言,過去幾十年,台灣的管理教育發展上,很少有在個案教學的推廣和開發上,有像這幾年般這樣的成果。

如果不是前幾年趨勢科技基金會和教育部大手筆砸錢,可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有比較有規模的管理個案資料庫和管理個案教學的發展在台灣誕生?

或許,人們應該欣慰至少已經開始了?! 至於過去那些年來,為什麼始終沒辦法像現在這樣比較有規模或系統的建立管理個案教學的體系?或許可以單純的歸咎於開發教學個案的經費不足而已?!

Wednesday, September 05, 2007

這是校長的無知?誤導? 還是記者的錯誤?!

如果不是報紙記者亂寫,那麼 就是政大校長在搬弄是非?!

impact factor的基準從來都是以期刊為基礎(請參照下列wikipedia和ISI本身的說明),什麼時候變成校長口中的 "「IF二.○表示什麼?表示這篇論文只被引用二次!」 ?!

事實上,高等教育評鑑中心也有提到他所公佈的評鑑結果對於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上的侷限性。校長本身是不是應該多強調有哪些本土原生的學理或研究成果被提出,或著受到國際學術市場的重視,而不是用什麼「IF二.○表示什麼?表示這篇論文只被引用二次!」的錯誤說法,來混淆視聽!

或著,他也不妨指出政大或著是自己所做出的學術研究,除了人才培養之外,已經對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巨大貢獻?!


補充說明

利用Google Scholar 和以Goole Scholar為基礎的 Harzing's Publish or Perish的分析,可以發現這位校長的英文出版品,有被列入SSCI的作品,集中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IJTM)這本期刊上 (在JCR 2003 Science edition當中,IJTM的impact factor 為 00.266)


資料來源

有關吳思華的報導

Wikipedia當中有關impact factor 的解釋

These measures apply only to journals, not individual articles or individual scientists (unlike, say, the H-index). The relative number of citations an individual article receives is better viewed as citation impact. (引述自wikipedia當中對impact factor的解釋)

來自Thomson (ISI的母公司)對於impact factor的定義

Monday, September 03, 2007

可能沒什麼人敢做的題目(?!)-all rights reserved

後進廠商的追趕:以台灣OOOO為例
Catching up of a Late-coming newspaper firm in Taiwan

OO的成功: 政治經濟(制度)的分析
Success of a late-coming newspaper firm in Taiwan: A political economic (or 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研究背景

在英文方面已經有利用組織生態的角度,來對期報紙產業進行競爭生態的分析,但是以非西方區域的同業為對象的分析則相對少見。近年來,台灣政治經濟環境的轉變和XXXX的進入,改寫了台灣報業市場的兢爭環境,針對OOOO如何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取得優勢的分析,除了可以豐富人門對於報業市場競爭動態的理解,透過政治經濟分析的角度,相信也能對變動環境下,後進廠商領先同業取得領導地位,提供嶄新的觀察結果。


研究問題

OO如何在短時間在台灣報業市場取得領導地位(按照ABC的普查結果)?

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對OO追趕和台灣報業市場發展的影響?

研究方法

文獻討論,政治經濟/制度分析角度

研究貢獻

了解近年來台灣報業產業的競爭生態變化。
從政治經濟分析的角度,確認或否定制度安排對於媒體競爭的影響

研究限制

資料取得的限制,受訪者偏好,研究者偏好。

可能沒什麼人敢做的題目(?!)-all rights reserved

OO發展在台灣: 學者,專業組織,(獎勵/評鑑)制度的共同演化
OO Studies in Taiwan: Coevolution between scholars,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and (incentive/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stitutions.

研究背景

從OO研究在台灣的出現已經台灣本身的經濟發展歷程,可以說明OO學科在台灣/華文社會的出現,是遠早於該學科在OO的出現的。然而,數十年來的發展歷程,並未能讓台灣的OO研究在華人社會保持其領先地位 (參考ISI的SSCI資料庫分析)。

除了受限於學術發表偏好西方/英文發表的外在環境限制之外,為什麼在學科發展的時程上具有領先優勢的台灣地區,不能夠在華文區域的OO研究維持其領先地位,一直較少有人對此進行比較系統性的分析。

研究問題

OO研究在台灣的發展歷程,特徵究竟為何?

學者,專業學會和制度的共同演化如何影響OO研究在台灣地區的發展?


研究方法

歷史資料蒐集,文獻研究,訪談。

研究貢獻

歸納並總結OO研究在台灣發展的歷程。
利用共同演化,此一相對新穎的分析角度,解讀OO研究在台灣的發展歷程。
了解學者,專業學會和制度三者之間的互動,對於特定專業學科在非英語系區域發展的影響。

研究限制

用英文發表的表現來說明某一地區個別學科的發展狀況,忽略了以母語為基礎的發表成果,對該領域對該地區的發展的影響。

共同演化組成要素的選擇本身,形成了分析上的侷限性。


Thursday, August 30, 2007

Practically irrelevant? | Economist.com

商管學院的研究結果和實務上的關連性,一直是商管教育/研究的老問題。

當ACCSB最近的研究報告呼籲商管學院多投入與實務相關的研究;但在實務上,商管學院對於師資的聘任和升遷的要求卻反而會限制了這類所謂與實務相關的研究,加上所謂與實務相關的期刊也相當有限,特別是在那些能夠名列所謂1st tier,與實務相關內容為基礎的期刊相對缺乏的情況下,或許也加劇了這樣的差距。

有時候想想,若干名校或學者如果能夠找到一些大規模的企業來參與其研究計畫,為什麼研究結果"與實務無關"的批評仍舊如此興盛呢? 當然contextual varation會是一個解釋,可是如果商管學院若無法妥善地做出與實務相關的研究的話,商管研究的目的究竟為何?

或著我們可以說,這樣的差距是因為我們用學術研究的標準來審查商管學院的師資,但是所面對的學生,卻往往是一群在實務界豐富一定經驗的業界人士,特別是在MBA/EMBA/Executive education的課堂裡。

這類問題的解決當然不是只靠改善師資任用和升遷制度的設計而已,如何把實務界的問題透過所謂學術的研究方法來理解並妥善的呈現,相信將會商管教育/研究領域所必須面對的難解課題。

Reference

Practically irrelevant

幾個主要所謂practice-oriented的期刊(出版單位)分別包括了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HB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MIT), Business Strategy Review (LB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U.C. system and GSB, Stanford),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 (AOM)等等

2007 Booz Allen Hamilton/strategy+business Eminent Scholar in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這個獎大概是野中郁次郎經歷了風光的90年代之後,在2006年從一橋大學退休之後,所獲得的主要獎項。

得獎致詞當中提到了他的學術研究經歷和知識創造理論(或稱為廠商的知識基礎理論)發展。

很明顯地,除了努力之外,運氣也在生涯發展的過程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他有機會能夠和那個年代許多的重要學者一起共事,並維持穩固的合作關係。

雖然他是一個受過美國的博士班訓練的日本學者,但是,除了他早期的研究成果之外,我覺得從知識創造理論的研究之後,野中的研究反而是比較偏向歐洲管理領域所常見的,那種以現象敘述,理論推理為基礎的發展方向。

此外,能在一篇提到不少知名學術人物的講稿裡,看到野中提到我指導教授的名字,也算是一種有趣的發現。

資料來源

2007 Booz Allen Hamilton/strategy+business Eminent Scholar in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Ikujiro Nonaka

Tuesday, August 28, 2007

Mother Teresa's Crisis of Faith - TIME

這是這週Time雜誌的封面,主要是從德雷莎修女未公開的私人信件,來描寫她在擔任神職多年來的內心的信心(信仰)危機。

這篇文章內容主要是介紹一本收錄德雷莎修女私人信件的書,來描述她的另外一面。我想,裡面有幾個部份特別引人注目:

Jesus has a very special love for you. As for me, the silence and the emptiness is so great that I look and do not see, listen and do not hear.
— Mother Teresa to the Rev. Michael Van Der Peet, September 1979

"......for the last nearly half-century of her life she felt no presence of God whatsoever."

即便奉獻世人如她者,在她生命過程中仍有將近五十年的時間未曾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即使他已經是那樣努力的在奉獻他自己。

這除了說明了神職人員的內心衝突和一般人並沒有什麼不同之外,也更讓人們了解他們的內心的困頓與不安。

身為一般人的你我,除了禱告和盡力而為,其他的似乎也只能交給上帝了。

資料來源

Mother Teresa's Crisis of Faith - TIME

Monday, August 27, 2007

The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Schools的報告

The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Schools - New Report from Universities UK

這篇主要是提到英國大學的現象。如果研究對象是以台灣為主,不知道調查結果又是如何了?

直覺上,本地雖然有brain drain的問題(主要是留向中國大陸),但是類似文中所提到的"brain-circulation" (留學在外的學生,回到母國)似乎越比較不多見了。

資訊和網路技術的流通彌補了以往訊息取得不易的缺陷,使得我們只要在足夠的資金支持下,從硬體條件來看的話,在本地留學和出國留學的差異日漸縮小。

但是,日漸減少的留學人數和留學人口結構的改變,也影響了本地學術社群和海外社群的連繫方式與內涵。

有些人強調留學(特別是博士生的部份)是最直接與西方/海外學術社群建立聯繫的方式,雖然他的投入成本始終是最高的,但是其所能賦予的無形價值卻也可能是在本地留學所不容易產生的。

事實上,除了市場競爭的壓力迫使校方不能過度期待學生入學後的學習表現,學習產業/教育部門正式(學校教育體系的重組,留學顧問產業的發展)與非正式的分工(教育與升學相關領域的網路論壇),很容易會把留學這件事情變成只要有錢就能夠解決的事情。這麼一來,有心留學的人士似乎除了準備財務費用之外,在學習心態的表現上就很容易有所偏差,結果就會變成,你會發現一些打著留學經歷的人們,可能除了拿到學歷和遊歷當地山水風光之外,一些學科領域之內的基本知識或著說基本的自主學習能力都相當的缺乏,除了對網路和他人的依賴加深之外。

我不知道這類人,究竟佔留學生或著說全體學生的比例有多高,只知道,這也是當前我們所必須要面對或著說適應的一種既存事實吧。

網路越發達,人類越無腦?

網路論壇的呈現,除了提供人際交流的另一種途徑之外,似乎也讓某些不慎勤快的人,得以更懶惰,或著說更讓自己陷入無(需動)腦的狀態。

以 留學論壇為例,這幾年越來越容易看到哪種自己不做功課的發問人,甚至有些提問會讓人覺得當事人就是有錢留學,只要在論壇上問個問題,就會有各方大德會提供從申請到畢業,免費地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

以此為例 選校

除了知道自己想問的有哪些問題之外,這個人似乎未曾自己動手查詢,就直接提問了(當然我們不能說,這不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Orz )。這時候,除了說這世上好人真多和羨慕那些不需要考慮財務問題就能夠出國的人之外,還能說些什麼?

換個角度來想,這種人就是目前從事或即將從事教職的人所要面對的諸多學生的一種。這種學生可能除了提供一個Dummy guidebook 之外,採用任何太放任或是自修為主的學習方式,都是不適合的。

但是,這類人只要他足夠的家世背景,一旦拿到學位,他的用人單位可能還會稱讚這人是個學有專精的人。

我想,網路的發達應該是減少人們以往在面對諸多決策時的資訊不對稱,而不是造就更多的無腦人。 這種透過論壇發問,藉以取得可能需要有價取得的知識的現象,或許是這類網路平台存在時所不得不面對的道德風險吧?

當然,我相信一定有善心人士會回答這類的問題,就像一定有人像我一樣以這類的提問感到無力一樣吧?!

Thursday, August 23, 2007

一點紀錄

紀錄一下,2003年所申請過博士班課程

SOM School, Netherlands: Rejected

University of Victoria, Melbourne, Australia: Rejected

PhD in Management, RMIT, Melbourne, Australia- Accepted, no scholarship (IDP展覽現場填表,交件,只有帶成績單,畢業證書和語言成績影本,履歷乙份,研究計畫乙份,沒有推薦信)

PhD in Management, NGSM, ANU, Canberra, Australia: Rejected

PhD, 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Commerce, 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Australia: Accepted, no scholarship (原先申請不到NGSM, 然後請他們把資料轉到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Commerce後,獲得這個學院的許可)

Dept.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Melbourne, Australia: Rejected

Melbourne 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Melbourne, Australia: Rejected (本來是只有申請Dept of Management, 是因為在取得這個系所的拒絕時,對方提到可以幫忙把申請資料轉到Melbourne Business School試試,所以才多了這個申請結果; 也因為這個例子,所以我在ANU的申請一開始被拒絕之後,改申請它的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Commerce)

國立大學法人 北陸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 知識科學研究科,日本石川縣: Accepted, 同時獲得財團法人北陸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支援財團獎學金 (monthly stipend and partial exemption on tuition)。附帶一提的是,這是一個英語授課的課程,修課和論文撰寫以及和老師的討論都是用英文。

因為沒錢和本身條件的限制,所以申請學校和選擇學校的空間都很侷限。最後選擇就讀在日本的這間,其實這間是一開始是當備胎的。當初心理的設想是,如果連這間都沒辦法申請到的話,就是上天告訴我其實不該選擇學術研究這條路線。不過,想想現在這樣的狀況,我這樣的想法實在是太天真了點。

畢竟,沒人跟你說你唸了博士班一定就可以風平浪靜,風調雨順的畢業,找到工作,然後順利地進入學術研究的領域。

當然,如果不是在2005年到墨爾本開會,雖然面對的滿天的大蒼蠅,我可能也不知道原來自己是很喜歡墨爾本,至少是在它晴天的時候 :)。

I appreciate supports from my family and my family in law to allow me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Even the foresight of this choice remains unknown...

Tuesday, August 21, 2007

RTD Info

忘記是在哪一年的台北國際書展上,在販賣歐盟文件的攤位留的資料,這幾年來陸續都會收到有關歐盟研發動態的定期刊物(RTD Info),雖然收的都是紙本形式,但是從網路較為發達普及的那幾年開始,似乎也有電子版的形式出現了。

這期談到歐盟第七期研究計畫(Framework Programme; 由歐盟所主導的大型研究計畫)的狀況,裡頭有兩頁訪問是提到日本研究體制改革,受訪對象是日本內閣的科技顧問。

很有趣的是,該名科技顧問本身並不諱言"近親繁殖"(inbreeding)是日本研究體制內的常態,也指出了日本大學內部的層級架構對於創意和團隊合作機會的限制。

相對於大陸或台灣地區,學術社群中近親繁殖的現象如果不是它的負面現象不夠嚴重到讓人引起討論,就是已被視為既存的常態而不需要加以關注了。

國立大學法人化 雖然給予日本國立大學若干的自主性,但是如果仔細觀察他的用人情形,不可否認地,近親繁殖或著是inside career的現象仍舊是普遍性的存在。此一現象的存在似乎更說明著,不論是以哪一個區域的研究體制為對象,理解其inbreeding和research performance之間關連性的研究價值吧?


Reference

"East meets West: Japan reforms its research system", RTD Info Special, June, 2007, 28-29.

Monday, August 20, 2007

不能做的研究?

有些現象就算觀察到了,也很難變成學術性的研究呈現。
比如說 像這個:

2007年台灣組織與管理學會(TAOM)年會

台灣商管領域的起步,在華人區域佔有一定的領先地位,但是整個商管教育社群在學術研究的紮根和推廣卻一直要到這幾年才稍微有看到比較有規模的座談會和研討會,雖然這還是某種程度倚靠海外華人學者,以及Asia AOM,IACMR這類成立時間比台灣商管教育和研究發展還晚的專業學會的協助。

此外,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卯起來辦那種如何投稿學術期刊或投稿SSCI期刊是很扯的一件事情,但是在市場壓力之下,有做這些事至少已經比從不幹這些事情好得多了。

有沒有可能有一個研究是去解釋為什麼台灣的商管教育和研究不能夠把握進入市場(華人地區的商管專業)的先佔優勢,? 是因為整個專業社群本身研究能力和能量的不足或缺乏,還是專業學會角色的混淆,以及專業學會成員對於學術研究工作的認知差異所致? 甚至,會不會有一種研究來分析台灣商管教育領域不同專業社群間的競爭動態?

這樣的研究我想大概不太容易會出現吧? 因為除了滿足個人的興趣,這樣的研究,對於理論的貢獻或許有限,雖然也可能可以在實務上發掘一個專業領域在一個區域發展時所可能會面對的問題,但是一不小心甚至有可能會成為不同社群間彼此攻防的工具吧?!

Saturday, August 18, 2007

教育產業的群集化

加州矽谷和新竹科學園區的成功經驗,使得產業聚落(industry clustering)的概念和實務操作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

因此,不同國家也已經開始透過各類園區的設置與規範,來促成新興產業在當地的深耕以及整體經濟發展的成長。

不論在矽谷或是新竹科學園區的例子當中,鄰近的學校機構除了扮演人才培養和訓練的角色之外,往往也是創業家的主要來源。或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這幾年來,在一些開發中國家開始出現一些,在特定地理範圍,透過大專院校和專業培訓單位的設立,所形成的一個以教育事業(產業)為主軸的產業聚落。目前已知有大陸和杜拜等地把教育產業,特別是屬於高等教育的部份,透過產業聚落的方式來加以經營。

當以工業/製造業為主體的產業聚落可以用產值表現來衡量其經濟效益,這些以教育產業為主體的園區,其產值的衡量及其績效表現的評估,相信會是一個值得人們繼續深究的議題。

References

蘇州獨墅湖高等教育區,蘇州

Knowledge Village, Dubai, UAE

Friday, August 17, 2007

教學

除了幾次上台報告和私底下指導同學,朋友寫報告或論文的經驗之外,自己並沒有在課堂內有實際的教學經驗。幾年來,從觀察和聽聞之間,也對於一些教學現象有所體會,只能現在的學生和當年做學生的我實在是差別太大了。

1.私校研究所碩士生因為不能讀(或不願意讀)英文文獻,老師用語音輸入的方式把文章內容摘要成簡報檔

2. 公立研究所碩士生雖然很認真地查了英文文獻上的單字,但是還是沒辦法妥善掌握文章的內容

3. 自己很熱心的幫別人設想可以做的題目或方向,結果當事人本身反而不會花心思或時間在這些東西上面,這時候往往都會覺得有一種熱臉貼冷屁股的挫折感

Thursday, August 16, 2007

面對

自我要求(或著說自視甚高?)的人,往往給自己帶來許多額外的壓力,即使當事人自己也知道可能有些要求的目標未必是自己窮盡一輩子的努力所能達成的。

當然,把目標放遠還是能夠給自己一個努力的目標和方向,至少不會太早隨波逐流地浪費自己的才華,天賦和上天所給予他的機會,同時也讓自己清楚自己還有進步向上的空間。

但是,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坦然地面對自己的過去遭遇。人生不是一連串自我否定,而是在已有的基礎上,逐步向上的過程(噁心的說法是向上提升,力爭上游,往上層社會階層流動諸如此類)。所以,我們不需要以面對自己的過去為恥,而是要告訴自己或是其他人,今天的你在這樣或那樣的基礎上,有了怎樣的表現。

有些人有很好的機會,也有很好的成長經歷,但往往卻選擇了別人眼中的自我停滯,旁人或許覺得可惜,但是只要是對方的自我選擇,屬於路人甲乙的你我自然不需妄加多言。

畢竟,每個人的生命選擇都不同,對於成功的定義也各有差異。每個人各自選擇成功之於自己的意義,但是並不因此需要否定你過去的一切。

每一個生活經歷在較長的時間框架之下,之於你的人生都有著不同的意義,只是我們都沒辦法在當下知道這個階段究竟對你人生選擇的影響究竟是什麼而已。

就好像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一樣,也正是對於自我生命歷程這樣的面對,讓人們能夠在一定的基礎上,對於自己的人生遭遇有著更高遠的夢想和期盼吧!

其實這些話,從理論上來講,不過就是要人們面對path dependence 的真實存在而已啊

你拿什麼定義你自己

八月初買了這本書的中譯本 (天下文化出版),買完之後一天內看完整本。或許是出於對Charles Handy人生經歷的好奇,或許是因為對書中若干想法和經歷的感動,所以才能這麼快把一本書看完罷。

看過這本書才了解到他之所以會突然成為大師的歷史故事,也對他之於組職與個人生活的見解有更深層的認識。

當然,現在的我既不屬於大象(大型組織)裡的一份子,也無能為力向他這樣成為一個靈活有彈性的跳蚤(自由工作者)。他的生活方式或著讓人羨慕,但是要擁有那樣組合式的生活,卻是需要自己和家人所共同認同和努力才有可能實現的。

Saturday, August 11, 2007

不能說的秘密

不能說的秘密 ("不能說的秘密"電影主題曲)

作詞:方文山 作曲:周杰倫

冷咖啡離開了杯墊
我忍住的情緒在很後面

拼命想挽回的從前
在我臉上依舊清晰可見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
是曾與妳躲過雨的屋簷
回憶的畫面 在盪著鞦韆 夢開始不甜

妳說把愛漸漸 放下會走更遠
又何必去改變 已錯過的時間

妳用妳的指尖 阻止我說再見
想像妳在身邊 在完全失去之前

妳說把愛漸漸 放下會走更遠
或許命運的籤 只讓我們遇見

只讓我們相戀 這一季的秋天
飄落後才發現 這幸福的碎片
要我怎麼撿

(第二段)

冷咖啡離開了杯墊
我忍住的情緒在很後面

拼命想挽回的從前
在我臉上依舊清晰可見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
是曾與妳躲過雨的屋簷

回憶的畫面 在盪著鞦韆 夢開始不甜
妳說把愛漸漸 放下會走更遠

又何必去改變 已錯過的時間
妳用妳的指尖 阻止我說再見
想像妳在身邊 在完全失去之前

妳說把愛漸漸 放下會走更遠
或許命運的籤 只讓我們遇見

只讓我們相戀 這一季的秋天
飄落後才發現 這幸福的碎片
要我怎麼撿

Friday, August 10, 2007

奇妙的一天

星期四跑回中央, 繼續當食客,厚顏地給老師請吃飯 XD。一,從一起吃午餐到回到研究室後繼續和老師聊天,直到快七點才離開學校。

這席間自然又是我個人在經驗上的豐收

有些是關於評鑑某新成立的國立大學的裡面的狀況,也提到現在學生的程度問題,種種現象不一而足。

當然,我也聽到了幾種操作學術生涯的方式,有些人以"集會結社"為主,有的則以"業外收益"為煮的操作方式。老師也分享了一個在台灣升到教授,跑到美國從助理教授開始(有和校方談好,所以一年後順利成為副教授),後來還在美國當到講座教授的例子(期間還有別的學校挖角,不過因為薪水差了一兩萬美金還有一些個人的考量,所以那人後來沒選擇到另外一間學校)。

老師也提了一下他一些學生做的題目,只是我真沒想到除了幫忙想論文的題目,連後續可以做的題目方向,他也一併為學生設想。

最後,老師也提了自己一路走來的經歷和感想,接著就變成比較有宗教氣息的"開示"時間了。

每次和老師見面,總是能學習到很多超越自己經驗以外的東西,我想這就是最大的收穫。

如果沒有甄試前的提筆寫信,沒有當初多念一年的機緣,或許今天的我也沒有這樣的機會,得以聆聽這許多寶貴而難得的經驗吧

人生的經歷,有時就是像這樣一點一滴地累積出來的吧 ! 今日所做的某些事,究竟會對明日的你有著什麼樣的影響或衝擊,這些點點滴滴就是如此這般地因緣際會的發生,真的是遠遠超出平凡如我著的想像了。

Saturday, August 04, 2007

Doctoral research network

Doctoral research network 這玩意是在歐洲的博士班教育頗為常見的作法,在個別的歐洲國家,例如荷蘭,丹麥,在商管領域方面也都有各自的Doctorla research network。這些組織,通常是以博士班學生(有時候包括新進老師),針對各種學科領域或研究主題舉行不同天期的workshop,研討會或較大型的年度會議。

這樣的機制,多半以一定的地理區域為範圍,透過區域內各大學所投入的若干人力(包含博士生在行政工作的參予),除了可以分攤邀請演講或舉辦會議的成本之外,更重要的是促成國內與區域間博士生彼此之間的彼此學習與交流的機會,當然,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也可以把這種現象視為促進學術圈中人,彼此"結黨營私"的機會 :)

除此之外,EIASM這個於歐洲當地管理領域的專業學會,也針對不同學科領域舉辦各式各樣的學術交流活動,相較之下,某些地區的專業學會在從事顧問服務的努力,顯然比促進學術交流和深耕學術研究,更來用心許多 LoL

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ies

從2006年開始,包括香港科技大學和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都先後成立了名為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ies (高等研究院)的機構。這些立足於亞洲地區的高等研究院有一個特色就是邀請了許多諾貝爾獎得主來擔任該單位的學術顧問,同時也邀請他們蒞臨演講。

當然,這些學校並不是第一個成立高等研究院的單位,包括歐洲,澳洲,乃至於日本,韓國也陸陸續續有許多大學在其體制內,成立了高等研究院這樣的機構。

如果比較各地的高等研究院的組織型態,這些新成立的高等研究院尚未推出有固定的或定期的研究員制度(fellowship),接受來自本地或其他國家的年輕/資深研究人員到當地,進行特定(由該單位設定大方向)或在至少符合該單位成立主旨之下,從事不特定主題的研究工作。至少截至目前為止,在亞洲地區多數新成立的高等研究院,在人員培養和交流上,還停留在邀請知名學者的演講或短期停留的型態。

Wednesday, July 25, 2007

一種理想狀態

因為找工作的關係,也看了不少間商管學院新錄用的助理教授的背景,在這邊歸納一下。撇開個人特質和用人學校的個別差異,這些描述或許就一個最符合用人單位所需的新科商管類博士的最佳理想狀態吧?

就讀學校

名列FT MBA 排名,基本上越前面越好,或至少有被AACSB, EQUIS, AMBA等認證機構所承認;如欲應徵美加地區,甚至部分歐洲,中東地區,最好選擇有被AACSB認可的學校。不過這有個重要的前提是用人單位要知道哪些學校有被放在FT MBA排名啦! :)

教學經驗

如果不是入學前已經有教學經驗的話,最好能夠在就讀期間就有在大學部, 甚至是碩士班,或EMBA等在職進修課程擔任講師或助教的實際經驗

出版品

幾篇已經刊出或是已被接受的有審查的期刊文章,當然是以同業認定的1st tier的期刊為主, 否則至少也要是有被SSCI索引的期刊。

如果沒有期刊文章,至少要有

AOM/SMS/INFORMS/AIB等專業學會的年會的會議論文發表

出版品的作者排名的部份,以單一作者為優先,如果是合著的話,當然是能越前面越好。


推薦人

除了指導老師之外 (這也沒得選好選的),其他人最好是那些大名至少可以從期刊文章資料庫找得到的人。

至於推薦人和找工作的關係,那當然又是另外一個值得玩味的議題了。

Sunday, July 22, 2007

龜岡秋男教授

除了大學時期經歷過一次授課老師在學期期間過世的遭遇之後,最近又得知我在日本的副課題指導老師-龜岡秋男教授(亦曾擔任JAIST的副校長) ,過世的消息。

其實,為了想讓自己副課題能夠和科技管理沾點邊,還沒到日本前就已經打算跟這個老師。開學之後,自己帶著履歷跑到他研究室,也不管他手邊正在聯繫一些行程,就等他結束手邊工作後,和他談了一下想請他當副課題指導老師的想法和自己想做的方向。

在決定好主題和搜集一些資料之後,又和他簡短的談了一次。然後有一回我在圖書館翻報紙的時候,他正好經過,就主動問我有沒有空,把我介紹給他研究室裡面一位來的博士後研究員認識。其實這也是我認識這位來自大陸,後來回上海曾短暫擔任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副教授,然後又重新投入業界的博士班學長(他的博士學位畢業也是從JAIST取得)的濫觴。

我在構想好問卷的時候,曾經在龜岡教授和他研究室學生面前,報告問卷設計的想法。在獲得同意之後,就開始進行後來回收結果不太成功的問卷發放。我在PICMET 2005的文章就是我副課題的成果。

當初因為沒經費赴美發表,我還在原排定我發表時間的前一天接到指導老師email,說是龜岡教授要替我上台報告我的文章,要我準備好可供上台發表所用的簡報檔案。我花了半天時間完成投影片之後,打了電話到美國和龜岡老師聯繫一下,總算化解這個危機。 龜岡老師的認為已經排定的發表,如果沒上台會影響JAIST的聲譽。這樣的想法,我當然也能理解,只是不能挽回我沒有經費到現場發表的事實。

在龜岡教授轉任副校長,在並在2005年因為年滿25年退休,轉成特任教授之後,他大部分時間就停留在東京之後,和龜岡教授的互動並不多。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那博士後研究員要回上海交大任職前兩天,我和他一起到副校長辦公室和龜岡教授有一番短暫的交談,不過,大部分的時間我只是聆聽而已。

從東芝退休轉到JAIST任職,龜岡在學界的工作時間並不算長,花了許多時間終於從經濟產業省替JAIST爭取到成立MOT課程的補助,也擔任 IEE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ociety, Japan Chapter的主席 等學術服務工作。

雖然龜岡教授只有些許指導過我副課題的,嚴格來講,我也不是他研究室的學生。但是,我還是很慶幸自己還能在日本遇到這樣是一個既不因自己過往成就而自滿且真實地投入學術工作的認真長者。作為他的學生之一,或許也是他在JAIST所收過的唯一的台灣學生,我現在只能做的,除了默默感念他當初的指導,或許就是早日回到日本,了結我那尚未可知的答辯吧?

Sunday, July 15, 2007

太誇張

從日本學術振興會看到 大學院教育改革支援計畫(program)的申請狀況,有些學校所提的計畫,光看名稱真是讓我傻眼 @@ ,例如:

新瀉大學所提的計畫 竟然是PhD candidate 制度的導入,廣島大學有提了一個類似美國教育博士(Ed. D 大學院課程的開發和實踐)

搞這些制度有需要動用到這麼大費周章嘛?

日本高等教育機構典型的講座體制和博士課程設計有難道需要申請大筆經費才能搞定?

或著我們該說到了21世紀日本的高等教育才開始想到,或著說才開始願意用西方(美式)博士班課程的設計來檢視或改變自己的博士班課程規劃嘛?

參考來源

平成19年度大学院教育改革支援プログラム申請状況

Tuesday, July 10, 2007

構想

這是到某單位面試 自己所準備的東西,在面試當成交給對方參考。其實,只能說自己吃飽太閑,好像有點熱血過頭了。 把這個當成自己雖然不喜歡這邊,但是也算對這邊做點事情的微薄貢獻吧?!

[某單位] 發展構想

1. 案例研討活動的擴充

除了自行或和其他單位共同舉辦的案例研討活動之外,可考慮在國內較重要的學術研討會舉行期間辦理相關研討活動,一方面擴充本院個案服務的曝光率,一方面也能藉以擴大案例教學/研究的推廣。其中可考慮參與已定期舉行且有一定規模的活動為優先合作對象,例如在每年的MBA論文獎和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期間,舉行案例教學/研究的交流活動等。

2. 本地案例資料庫的建置與開發

首先應當從國內現有已出現的案例,按照參與式教學之精神進行篩選,擇優收錄自到案例資料庫中,對於其中需要增補Teaching note的案例,可委請原作者或由本院師資進行補充。除此之外,本地案例的開發可分別從企業功能和議題兩方面來切入,使得學員能夠從多角度來理解本地企業的經營實務與挑戰。

在案例企業的選擇除了從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本地企業之外,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型企業亦可為選擇的對象,以其更符合本地產業環境之需求,並可在案例開發過程中發展根植於本地環境的經營實務和理論。此一部分的工作重心是在於確保整個本地企業案例資料庫得以持續性的蒐集和更新。

3. 學生學習意識的培養

可考慮透過在需要大量採用案例教學的課程進行前,提供學生觀摩案例教學的機會,使學生能在後續以案例為基礎的學習過程當中了解其所應扮演的角色。

4. 國際合作

可參照下頁所提供之建議名單,與其中尚未建立合作聯繫關係的單位和組織,建立聯繫,雙方或多方可透過案例交換、案例競賽的聯合舉行或彼此觀摩案例教學,來擴大本單位案例資料庫的收錄內容和彼此間的交流。

合作對象建議名單

案例資料庫

歐美地區

ECCH; The European Case Clearing House

http://www.ecch.com/

Ivey Publishing, Richard Ivey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http://cases.ivey.uwo.ca/cases

亞太地區的案例資料庫/研究中心

香港 香港大學 Asia Cases Research Centre

http://www.acrc.org.hk/

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學 The Asian Business Case Centre

http://www.asiacase.com/

北京 北京大學管理案例研究中心

http://mccp.pku.edu.cn/

紐西蘭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Business Cases Research Centre

http://www.business.otago.ac.nz/mgmt/nzbcrc/index.html

專業學會

Society for Case Research

http://www.sfcr.org/index.htm

WACRA; World Association for Case Research Method and Application

http://www.wacra.org/

其他

CasePlace.org

http://www.caseplace.org/

Thursday, July 05, 2007

MBA/EMBA

這兩篇是最近一期AMLE裡面的文章,分別談到影響雇主選擇商學院及其MBA學生的因素和GMAT分數之於EMBA學生表現的關連性。

結果發現學校在媒體排名對於雇主選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而EMBA學生的GMAT分數和其學習表現的關連性也相當有限 (Gropper, 2007)。

值得留意的是學校的研究表現並不是雇主的用人評估的主要因素(Safón, 2007),但因為仍能對學校的媒體排名表現有所影響。這或許也是許多學校在徵聘師資時會特別重視應徵者文章究竟發表在哪些期刊 (特別是那些排名當中有收錄的期刊,或同業間所認可的1st tier期刊)的主要原因吧?

Reference
Gropper, D. M. 2007. Does the GMAT matter for executive MBA students?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6(2): 206-216.
Safón, A. 2007. Factors that influence recruiters’ choice of B-Schools and their MBA graduates: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B-schools.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6(2): 217-233

一篇文章

花了不少銀子加入AOM,但是主要還是為了裡面AMJ 和 AMR 還有檢索其中過期文章的權利。畢竟自己也沒有能寫文章到AOM年會發表或著投稿被AOM轄下期刊所接受的能力。

除了AMJ和AMR之外,AOM的會員也會收到AMP 和AMLE這本主要針對管理教育著墨的期刊。對於這兩本的內容,很少會有想細讀的衝動(雖然我多半也只是翻翻AMJ和AMR的封面目錄而已),但是偶爾還能發現一些很發人身省又不難閱讀的好文章。會寫這篇主要也是這樣的原因。

在多數有關管理教育的討論當中,MBA/EMBA的教育往往成為鎂光燈的焦點,對於博士班教育的討論則相當少見。在最近一期的AMLE中,Mitchell (2007)的文章則是我首次看到與管理/商學博士教育的文章。文中首先提到當前商管學院老師所要面對的市場現況,然後再逐步討論到身為未來老師的博士班學生,在其博士班課程當中所應當了解的諸多議題,以及為人師表者如何從中予以協助。

很明顯的,文中的若干描述是可以讓諸多提供博士班教育的管理/商學院在課程設計與安排上的參考指標。然而,我們都知道在實務操作上,並不是每個老師或博士生都是這樣熱血地傳授或學習這些東西。但是,透過作者所提到的諸多方向當作一個參考指標,應該可以以此作為評估博士班課程設計的基礎,然後從事針對博士班課程設計和改良的後續研究?

此外,讀者透過查閱作者所引用的文獻,也能對整個研究和教育工作的諸多細節有更深入的了解機會。

這樣的一篇文章可以再次喚起新一波對於管理教育師資養成過程的重視,希望也能對其他非美國區域的管理/商學院博士課程的更新與發展有所啟發。








Reference

Mitchell, A. 2007. The academic life: Realistic changes needed for business school students and facul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6(2): 236-251.

Tuesday, July 03, 2007

學校

又到了七月,又是學校改朝換代 一批畢業生走出校園投入職場, 一批畢業生為了下一次的入學揮汗走入考場的時候。

台北火車站前,塞滿了補習班教室的辦公大樓承載著多少年輕學子的夢想,也因著這樣的季節嬗遞而流動著。

在考季正式開始前,一群群在做考前最後衝刺的考生們充斥在鄰近的速食店和咖啡館,不同的時間出沒著為著不同考試而投入的考生們。然後,在放榜之後,我們又可以看到一群群的年輕人出現,他們放下書本,成群地圍坐著,聆聽學長學姊高談闊論著所謂新學校的種種。

即使補習班的起起落落不停地在這裡上演著,唯一不曾間斷的是這些來來往往的學生們。

如果白天的學校教室不能讓他們足以面對考試,為什麼不能把這些學校的經營BOT給這些補習班呢? 如果大專院校開始以學生取得的證照數目當作自身教育成果的一種表現,又為什麼不能把這些大專院校一部份的經營BOT給那些民間的證照培訓單位呢?

那麼,學校的功能究竟剩下些什麼呢?

在日本當官

今天日本的防衛廳大臣因為自己日前的失言而辭職下台。事實上,同樣的情形發生在台灣可能當事人還是老神在在,甚至可能會有來自相同政治偏好的傳播媒體來替當事人進行某種程度的"脫罪"和"轉移焦點"的媒體操作。

日本在過去九個月當中,已有不少中央或地方的民選首長政治人物,因為本人或親屬有涉及工程圍標的嫌疑或事實而紛紛自動請辭或自殺。按照這種"犧牲"和辭職的速率,大概島內這邊很多公務員應該早就辭官或是遠離人世才是吧?!

按照日本這種速率,有志於投身官場的人士,在日本應該比較容易擁有相對暢通的升遷機會吧?

2007年6月24日

Although you have made a great progress, I feel that you are still on the borderline, which means that you will be taking a risk (quite large one) if you take the final exam this time.

First, you definitely need English editing, since the draft has so many grammatical mistakes and typos. Some of the sentences are rather hard to understand. For example, the proposition 1 needs rephrasing. It is hard to understand what you mean by it.

All the propositions need some reconsideration, since they seem to be rather ordinary. Are they particular to emerging markets? Some of them seem to be also applicable to incumbents. If it's particular to emerging markets, you have to state the logic clearly. You have some explanation,
but the logic doesn't seem so clear.

It's good that you now have three companies in the case, but since this is basically one case study, you need to state the case such as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more deeply, and show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elements more clearly to show the process of coevolution. I think that you yourself understand the process very well, but it still doesn't come out so clearly, probably because of the writing.

I don't oppose if you want to take the final exam, but please understand that you will be taking a great risk if you choose to do so.

2007年4月4日

It also depends on what other professors would say, but I would
recommend you to wait for another three months. The comments from other
professors suggest that you need major revisions, especially in terms of
academic contributions. I do feel that it is still weak. You might feel
that you have done everything you could, but if you take more time and
think more deeply, you usually get better idea and better writing.

You must feel inpatient, but it is not that rare for doctoral students
to take four, five, or even six years to receive their degrees in Japan
as well as in the U.S. Actually, most of our students don't graduate
within three years. It just that doctoral degree reacquires really
excellent work.

計程車司機執業時所需攜帶的金額多少比較好?

搭計程車的時候,有時後難免會遇到司機沒辦法找開乘客所給的整數紙鈔(如1000或500)的時候。這時候,司機或乘客可能會就近到便利商店買個東西把整鈔給找開。

這讓我想到,一個司機是如何決定今天出門要帶多少零錢(可動用資本?)來面對這樣的找零問題?

當然,如果這樣的都能求出一個所謂的"最佳解",那只能說這真是太神奇了。

畢竟,遇到無法找零的狀況的機率是未知,計程車的行駛路線和時間點,以及駕駛本身的認路能力也可能會影響這種不能找零狀況的發生。

這種太貼近生活的問題,大概沒有人想要去做比較科學性發掘和驗證吧?

Sunday, July 01, 2007

關於two-sided markets 的議題

有沒有可能用雙邊市場(two-sided markets)的角度來處理加盟授權業者的加盟金定價?

加盟授權產業的雙邊市場包括哪雙邊? 以加盟授權者為平台廠商,面向終端客戶 和加盟商等兩端的市場?

直營和授權加盟的經營成本的差異,可以用雙邊市場的角度來處理?

翻簡體中文專業書的好處是,很容易看到針對某個研究議題或研究角度的"詳細整理"-即便有些人可能認為這樣的整理在研究上的新穎性不足(很多這樣的書是改寫自作者的博士論文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研究計畫成果),但是對於想要快速掌握某一特定領域專業文獻的讀者而言,我覺得翻閱這些專業書會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當然,更重要的是透過書中所附的英文參考文獻來逐一查找或追本朔源,以便讓自己對這個領域或議題有更清楚的掌握


參考文獻

陳宏民, 胥莉,2007,雙邊市場: 企業競爭環境的新視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Wikipedia-Two sided markets

Friday, June 29, 2007

2007年2月6日

According to Prof. Nakamori, if you fail the final exam, you will have
to take the preliminary defense again.

Since three out of five professors say that your dissertation needs a
major revision at this point, the possibility that you will pass the
exam is next to zero.

I think that postponing the final defense is your only option.

下午五點九分 所謂指導教授寫的信

或著我應該這樣想,他至少讓我預審過了 只要我乖乖撤銷最終審查 ,下次我只要跑一趟,不用再從預審開始,至少省了一趟機票錢和住宿費用。

NG Shopping

列一列 自己買了但是入手後使用時間頗短 或著自己覺得有些浪費的東西
為了減少心痛 還是盡可能不要把價錢列出來 。

**************
2018年6月下旬,上淘寶買小米手環3,結果等了快一個月才到,等到原廠在8月下旬於本地正式上市時,售價比從淘寶上買的便宜。

2018年2月26日,用信用卡的紅利點數和新台幣三百多元買了一個無線藍芽耳機,結果音質比原先想用來取而代之,原先從參加ADI粉絲頁活動所獲贈的藍芽耳機還糟,新耳機的重低音部分,聽起來感覺很混雜。看來想要找一個音質好的無線藍芽耳機也是門修煉啊

2016年8月4日,去年買的CASIO手錶竟然不見了, 忘記是在什麼地方遺失的。然後又找了一隻類似但是沒有複雜功能的CASIO太陽能表, 希望這回別再搞丟了。

2015年11月23日,因為原先戴的SWATCH的手錶壞了, 無法修理, 又覺得SWATCH越來越貴, 開始改看其他價位兩千以下的手錶, 後來選了一隻CASIO的太陽能表, 結合了指針和液晶顯示, 外型個人相當喜歡。但是看到那厚厚一本的使用手冊, 看了還是不知道怎麼調整時間, 仔細想想以後還是挑款式簡單, 方便調整時間的手錶就好, 免得徒增困擾。

一雙Sketchers 黑色的健走鞋, 在新光三越站前店自己買的, 其實是有些不合腳的, 因為後來又有一雙稍微大一點的藍色健走鞋, 所以比較少穿這雙了, 這雙黑色的大概穿了快一年多, 還不到兩年吧。

2014年12月8日,接完小朋友, 吃完飯后走到住處隔壁的7-11, 看到一個拿聖誕老公公裝扮, 手拿小搖鈴的米老鼠玩具, 沒有看到詳細的價錢, 也沒事先問, 就直接拿去付錢了, 等知道他的價錢快可以吃一籠十個的鼎泰豐小籠包, 著實嚇了一跳, 碎念了幾句還是付錢了。不知道這個玩具的壽命能撐多久? 帶小孩逛有玩具的地方, 真的要問清價錢, 意志堅定才行啊。結果這個玩具應該沒有三天, 搖鈴好像就掉下來了。

2014年11月 一把花了超過五百塊的劉福記的雨傘壞了, 我又花了350元修理, 光是修理的錢就可以買一把單價低於五百的雨傘了。更糟的是, 傘壞的當天有下雨, 所以雨傘送修的時候, 我又買一把傘, 可是傘買了之後, 走出大樓的騎樓之後, 雨竟然停了。只能說, 這是一次好昂貴的經驗啊。

2013年初要到東京的ㄧ僑大學開會, 在出發之前買了一個一千三的Sumdex後背包, 結果除了那次出國有用之後, 截至2014年秋天為止, 實際的使用次數應該沒有超過10次吧, 因為使用幾次之後,在多方觀察之後, 想一想覺得這類後背包都包覆著一個厚板子, 光是沒放東西之前的空重就很重, 所以自己外出的時候反而很少拿來背了。

2011年小朋友還小的時候, 有一回逛新光三越A8的四樓的時候, 小朋友在娃娃車上剛起床, 正好在逛到一個很貴的玩具櫃旁邊, 結果買了一個塑膠的潛水夫玩偶, 結果一直到他長大之後, 其實沒有被玩過幾次, 也只有拿到浴室玩兩三次的樣子。

一本2009年版 Gloire的日本進口的行事曆和皮套, 其實沒真的拿來記多少事情,有些都用google calendar記了。2oo9年末捐血拿了一本捐血中心的行事曆, 裁切一下還能放在皮套裡,至少這個皮套的還有點利用價值了。後來這個皮套拿來放護照, suica和航空公司的會員卡, 還蠻合適的。

SONY CLIE 第一代:大概用半年或9個月吧? 這台還是黑白螢幕的 不過已經掛掉很久了。

2007年12月 在金澤買的MUJI 全黑的大包包:  但是覺得放了羽毛衣和鞋子 就快放不下, 除了羽毛衣太難整理之外, 我是假設這個包以後可以用在中短程的旅行, 還有假設有小孩之後的尿布奶粉包, 不過很少有人尿布奶粉 包用全黑的吧?!

一堆英文,中文, 日文書: 有些當然有用啦 但是光是查我放在網路書櫃的書單數目就有一百多本 換成台幣都有十萬左右了吧 唉 原來我現在的不富有(?) 這些紙堆實在要承擔一部份?

唸書? : 雖然去工作也賺不了什麼錢, 但是唸書可能賺更少吧 :)

削鉛筆機: 就是可以調整削鉛筆深淺程度的 小型削鉛筆機 當初買的時候是八十元, 現在早就敗市到不行 在日本的百元店都有看過類似 甚至功能更好的款式了

Cross的橢圓型, 肥短原子筆 : 就是Cross幾年前, 開始推出比較年輕新潮的筆款的其中一款, 筆身肥短 類似橢圓形 好像用沒幾次 之後因為沒有患筆芯 所以現在只留下軀殼了 買得時候好像也要七八百塊吧, 這真是標準奢侈品啊

Sunday, June 17, 2007

這樣的研討會

為了不想讓浪費自己在四月中旬曾經在某校演講的題目,花了幾個禮拜時間按照這個發表的邏輯寫了一個會議論文,其中又把這篇論文或以此為基礎作修改的摘要投到了兩個不同的研討會,最後因為費用和會議地點的考慮,放棄了這兩個研討會。結果寫好的全文最終是被收錄在台北科技大學商管研討會。

除了這個研討會是免費的之外,有趣的是被接受的稿子不見得需要上台報告,我所錄取的文章就正是如此。這樣也就罷了,今天(6/16)特別跑了一趟到會場拿了論文光碟,結果回家發現裡面有好些篇文章只有hyperlink但是並沒有實際的文章檔案,其中也包括我自己那邊按照主辦單位說法是有被接受但不須上台發表的文章。

以我個人參加幾場學術研討會的經驗,有的時候,主辦單位是指刊登摘要加上作者聯絡方式讓有興趣的人自行索取全文,然後在活動之後出版成線上論文集(如APROS 11, 2006),有的則是全文刊出(如淡江大學舉辦之研討會),又或著是在會議手冊中刊登只有包括議程,文章題目和作者(含聯絡方式)發表場次,然後讓與會者自己去聆聽發表到現場或事後和作者索取全文(AIB 2006)。

在台北科技大學的這場研討會之前,我自己還沒遇到這種號稱被接受且有收錄在論文集且不需發表的時候,結果居然在論文集光碟片找不到全文的狀況。

我想如果用缺乏辦活動的經驗實在不是藉口,畢竟這個研討會的舉行時間至少延了一次,同時主辦單位也不可能完全沒有舉辦類似活動的經驗。$%#@&%

2004年參加淡江大學舉行的研討會,有論文全文的論文集並附上光碟片,且光碟片內容也沒有這次樣台北科技大學商管研討會所發生的這種有連結無全文檔案的狀況。所幸,研討會論文向來在學術評鑑和學術績效的領域裡面被認可的程度相對有限,否則一旦作者看了光碟片之後,發現自己的文章竟然沒出現在裡面,大概會跳腳抓狂吧?!

Friday, June 15, 2007

二次金改

金融市場的問題,一直不是我不論在研究和實務不會接觸或深入的焦點。但是,從銀行開放到金控公司的出現,到現在所謂的二次金改,越來越覺得這只是把金融資本的政治性分配而已,而人民除了繳稅之外,自己的銀行存款也在這些金控公司的掌握下,成為政治人物累積個人政治和金融資本的另一項財務來源。

如果真的是按照自由市場機制,所謂的二次金改怎麼會有最佳家數的名堂出現?更不用說官股銀行奉送給民營銀行這種神蹟

事實上,我們可以合理的假設,透過政治力的重分配所有這些二次金改的倖存者(得益的民營銀行),會成為當前執政集團的地下財源,而透過放款的操作,即便當前執政集團失去政權,仍能夠藉由有現在所"贈與"這些民營銀行的好處,繼續取得金融資本和藉由放款關係所構築的"社會(選票?)"資源。

如此一來,昔日的黨國資本主義體制很自然地形成了"政黨"-"銀行"的資本連結,這樣一來等於變相把全民的財務資源綁架在少數政治人物及其支持團體的手中。

這一切的後果或許就是所謂愛台灣的代價,也是所有還不能長期離開這塊島嶼的人民所必須共同承擔的遭遇。

每次遇到這種爛事新聞就讓我想到2006年到Melbourne開APROS 11, 在我發表完之後,一個Auckland大學商學院老師自己過來和我討論,他的方向是做紐西蘭金融業組織變革的問題,在和她聊天的過程中,我有稍微提到島內一些金改的狀況,只是想不到現在的狀況更誇張了。

Monday, June 11, 2007

報紙

有一陣子沒特別翻報紙了,突然發現中時和聯合的份量,不論在廣告或一般內容的張數都比那執政集團的"非正式"傳聲筒來得薄。這或許說明了媒體依靠政治力量(及其所伴隨的廣告採購力)生存的一種現象。當然,這樣的競爭壓力和市場現實已經促使若干平面媒體的消失,也讓歷史久遠的媒體業者多次面臨著重組和調整的壓力。

另外一方面,當初在蘋果或壹週刊進入台灣市場之初大加撻伐的媒體,如今在新聞來源和版面處理的方式都能看到其參考或引用壹傳媒相關媒體的影子。這種狀況或許又是一種昨非今是,或許也正是因為此地當前的政治環境和社會風氣,讓人們對於這樣的轉變也越來越甘之如飴了吧?

當然,更有趣的是,當前台灣媒體的趨同性,除了會直接造成平面媒體訊息來源越來越單一,間接地也可能會讓執政集團/利益團體和一般人民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也會越來越嚴重吧?

這種通知

今天(6月11日)收到中央大學校友會的校慶通知DM,不過呢,扣掉個別系所各自舉辦的活動,DM上寫的校慶主要活動時間是6月9日(其實就是一堆卓越計畫的成果發表啦)

雖然就算他在時間前寄達我也不會參加,但實在不知道這種逾期寄達的DM除了浪費錢之外,還有多少意義了?

Saturday, May 19, 2007

改名

最近島內政壇盛行改名之事, 話說人們多半對於已經不在的東西才會表達紀念"之意, 不是嘛?

原來, 島內的"民主" 已死了 :)

可是按照這個邏輯, 或許應該要先來個法治紀念館才是, 因為 我覺得島內的這個東西比"民主"更早消失呢 :)

Monday, May 07, 2007

制度失靈

其實 這樣的題目 算是自己對所謂台灣政黨輪替之後的政治現象的一個歸納

當然 會有這樣的想法 並不表示自己認同威權時期 執政團隊的壓迫手段, 更重要的是從這幾年非國民黨統治的過程中的諸多現象, 來思考一些所謂民主法治的價值在台灣, 或著是這些價值在新興民主體制的意義

在走向民主化的過程當中, 民主與法治 一直是非國民黨的政治團體用來挑戰威權政治的口號, 並以此做為吸收支持者的主要力量.

即使不討論具爭議性的政治道德部份, 在民進黨取得過程當中, 人民所觀察到的是更多的破壞體制( 法治/法制)的作為,

1. 行政機關可以不經法律程序, 宣告停建核四, 然後在接受國際仲裁之後 賠款復工
-這種明顯違背行政程序的作為, 原來在打著民主和法治之後, 就變成可以理解的行為?

2. 曾經出版"解構黨國資本主義"一書的社會科學學者們, 面對民進黨執政後的二次金改和諸多國營企業的用人, 我覺得實在是可以值得人們寫出一本" 黨國資本主義的再建構-民進黨執政過程的政經秩序", 透過這樣的 解構-建構的過程, 說不定能夠給有心的學者, 發展出以台灣本地為出發點的結構-解構主義的新論述

當然, 這背後也可能也反映著一部份在台灣的知識份子在台灣社會當中對於執政集團的服膺和屈從, 或著說 知識份子這樣的身分, 在台灣社會的目的明顯地與西方社會對知識份子的期待有所不同, 本地的知識份子 不強調所謂批判和真理的探求, 而是把知識份子身分頭銜的取得作為一種身分, 一種擴大為個人取得政治勢力/權力或著是參政機會的依據 , 而不是如同西方世界知識份子之相較於政治活動的中立角色

若以此為出發點的話, 另一個有趣的問題 將是知識份子在新興民主國家的角色究竟是一個批判者的身分亦或是參政候選人的角色?

又或著, 我們可以把這一切的行為當作是個人自利行為在不同形式和社會領域上的彰顯而已?

3. 媒體在民進黨執政之後, 除了對原有政黨色彩的消除之外, 也很自動的替自己添上顏色, 甚至政府部門也大剌剌的介入了媒體集團的組建過程, 如果不明說, 可能有些人還不知道這個執政集團當年還是高喊著要黨政軍退出媒體的同一群人

還是說 , 台灣/東亞的民主化過程中, 只要經過投票程序選出的執政集團, 一旦在施政作為上有相似威權政體昔日的作為之際, 就能夠用自己是民主過程取得政權, 來以此合理化自己一切相似威權作為的基礎?

3. 其實, 有關制度失靈的想法 主要的想法是出於

-執政集團的更替之後, 文官體系的不作為, 我想這樣的不作為, 除了若干出於程序上的限制之外,
公務人員本身, 特別是那些屬於高層官員的部份, 基於意識型態和政治利益上的考慮,亦或還是本身蓄意的行政怠惰, 相信也是造成制度失靈的關鍵因素之一

-除了和政黨間基於私人利益的鬥爭所導致的立法停滯, 對於執政集團的意識形態主張和操弄, 甚至是在施政上的刻意怠惰, 我們可以發現, 有投票權的公民面對這種狀況的時候 居然一點辦法也沒有, 即使是採用街頭運動的方式, 你會發現所謂帶來民主的執政集團所採用的說詞和反制手段, 居然已經和威權時期的執政集團如出一轍?

這樣一來, 我們可以說 新興民主政體的政黨更替, 除了口號之外, 本質和黑社會搶地盤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面對這樣的政黨輪替, 我想一個最好的問題 可能就是" so what?"

是的 換了一個執政集團為我帶來什麼? 如果連一個相對合理的競爭環境都沒有辦法創造, 如果只是重組政經資源, 來作為延續政治集團生命的依據, 所有的口號和政見說明 全是不須實現的文字符號, 這樣的民主 so what?

Tuesday, May 01, 2007

一些經歷

不同於以演藝圈偶像為對象的追星, 我的追星對象 主要是學術圈的一些名人
雖然不可能有什麼通宵排隊的誇張舉動, 但是總是對一些學術圈名人的動向特別留意

隨著自己稍微接近學術圈的領域, 那些以前我看過他(她)寫的期刊文章或書籍的作者, 如今也有機會見到當事人本人

特別是這兩天有榮幸 擔任M. E. Porter來台的機場接送工作 , 讓我覺得似乎也該把這幾年遇到學術圈名人, 整理一下;

M. E. Porter
因為TSMC的 20周年慶活動, Porter 被邀請來台擔任一場keynote speech, 雖然他只有在台北停留一晚我意外地有這個榮幸擔任期間的機場接送, 利用送回機場的時間拿了一本他的書(On Competition) 請他簽名, 拍了合照 , 也拿到了名片 :D 還因緣際會地跟他跑到機場的頭等艙貴賓室小坐一下

雖然 現在的我已經不像十幾年前的我那樣注意Porter的東西( 一方面也是他近幾年的東西其實和我現在的研究興趣有所差異), 雖然只是當個提行李的小小挑夫, 能有他的合照,簽名,和名片, 對於
渺小如我著, 也算一次難得的經驗了

J. Barney
我是在2006年夏天, 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所舉行的AIB 2006 Chinese Doctoral Consortium 遇見他, 在他演講完之後, 有和他聊幾句, 當然我也不可免俗地提野中郁次郎名號, 他稱讚野中是個聰明人, 不過 他沒帶名片(後來 才觀察到, 很多所謂的名學者, 可能都是不用名片的吧?!)

A. Lewin
我在2006年夏天, 在北京舉行的AIB Paper Development Workshop 遇見他, 他提到野中當年在他隔壁的辦公室(他和野中都是UC, Berkeley博士), 事實上, 我的論文有相當程度是以他以往的研究成果為基礎的

Mike Peng (彭維剛)
我在2006年夏天 在北京舉行的 2006 AIB Meeting遇見, 和他交換了名片, 也聆聽他對於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的一些說明 , 他是少數曾在AMR/AMJ/SMJ的華裔學者

野中郁次郎
在JAIST Forum 2006遇到, 在聽完他的演講之後 有提出一個問題, 會後有另外和他交換名片, 可惜沒有簽書的機會 XD, 我的指導老師始終和他維持很好的合著發表的合作關係

Monday, April 16, 2007

歷史上的某一天

2007年1月初 老師告知口試日期

2007年2月8日的前一個禮拜 老師告知審查委員 對論文的意見 直接勸我延期口試, 並指出不能和其他審查老師討論

2007年2月7日,告知學生課要取消隔天的口試, 當晚向老師告知已取消口試, 老師告知如果不按照I和U兩位校內老師的意見修改, 別想拿到學位。

2007年2月8日, 找I老師詢問修改意見, 他用大概三五分鐘批評了我的論文, 然後提出修改意見, 最後說那是他的見解,實際修改意見還是要看我老師的意思. 事後寫email給I老師, 但是對方沒有回信。

另外, 因為一直沒遇到U老師, 或著是遇到了總是被對方用在忙其他更要緊的事情所推遲, 寫email問對方也始終沒有回覆, 雖然幾次見面的時候, 他說他會用email提意見。

2007年2月下旬, 終於能當面碰到U老師, 詢問他的意見, 他首先批評了論文格式, 除了強調應該使用附註或腳註否則不是博士論文, 連用double space都加以批評 (校方並沒有明文規定論文格式(諸如行距等等的規範), 然後指出文獻討論的比重太多, 論文的學術貢獻不大. 並說你也可以寫1000頁的論文等等, 各式各樣的意見。

最後, U老師特別問了 "Does your teacher teach you how to write the dissertation?"

2007年2月27日, 確認兩週前開始發生的身體狀況是溼疹所致, 到醫院掛了皮膚科, 拿了藥膏, 終於慢慢痊癒

2007年3月底, 離開日本, 等待未知的口試日期

Monday, March 12, 2007

原因

教育產業的全球化 使得人們只要願意 幾乎就能夠爭取在博士這個在以往社會視為相當遙不可及的資格, 當然也吸引了各式各樣的人來爭取這個資格

自己的遭遇和從報章雜誌得來的經驗, 讓我感受到博士班學生的形形色色

1. 進入正式課程前, 可能在碩士班甚至大學部期間, 就遇到了mentor級老師的引導, 讓這個人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決定自己要朝向學術研究的方向, 不過這又可以分為

a. 當事人本身的高度興趣 不走研究路線 當事人搞不好還覺得渾身不對勁也說不定
b. 除了會念書, 還不太確定知道自己還能做啥或想走的路子, 又加上老師的引導, 也很自然了進入了學術研究的領域

2. 工作前景不明, 對研究工作還有點興趣, 覺得學術研究還算是一份不會餓肚子的行業, 於是乎就覺得投資幾年拿個學位也許還算划算的嘗試

其實這種狀況到底是當事人的工作運真的糟透了, 或著是自己工作能力或態度所導致的困境, 又或著是當事人突然開竅想改行 因為選擇學術研究路線之後回頭不易, 到底這個人在實務界的工作狀況或著前景如何, 也就很難評斷了

我自己的狀況會是比較屬於這種的, 除了自己對研究工作的長期興趣, 加上自己在實務工作時的一些遭遇和工作狀況和自己性格上的衝突 , 也是讓我覺得是該遁入學術研究領域的原因

3. 對於到外國留學的學生而言, 想辦法留在外國或不回國可能也是留學生之所以會念博士班的原因, 不論基于母國經濟條件較差和發展環境的考慮, 又或著是根本就是想盡辦法拿外國護照, 不可否認有一些留學生的目的, 是可以歸納在這一類的

當然, 每個人都可能有他各自選擇進入這個領域的原因, 每一個博士背後都有著屬於他自己的故事

Saturday, March 10, 2007

年輕不是藉口

這裡指的年輕不是指人類, 而是指學校。

不知道為什麼 我所接觸的那些隸屬於樓下老師的外國博士生 都會用學校還很年輕來作為 學校知名度不高的理由。

每次聽到這種說詞 , 香港科技大學(HKUST)的發展經歷就會馬上浮現在我腦袋裏面。除了 JAIST沒有大學部, 碩士班用日文上課 (只有博士班課程宣稱是英語上課), 外籍老師沒有HKUST多, 嚴格來講JAIST和HKUST的成立時間差不多. 為什麼HKUST的知名度遠遠超過了JAIST ?

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過程當中 不是只有多收留學生, 多開英文授課的課程而已, 還可以做好的地方包括了學校在師資篩選, 留用, 課程設計, 甚至是對於海外學生的輔導就業等各方面都得到和西方的一些知名學府一般的規格才是。

不是說有了好設備, 喊著喊著就可以宣稱自己有國際級的研究 (畢竟,這些還是要靠學術市場的力量才能決定), 吸引外國學生也不光只是彰顯本地學術領域的優越性, 而更應重視本地和全球學術市場的接軌與相容. 其中, 老師更不能以自己的職稱, 年資而沾沾自喜, 否則這樣的師資將成為一灘死水, 同時也是促成各種各樣學閥誕生的絕佳溫床。

其實, 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 不管是在日本或華人圈的大學院校, 有太多單位彷彿以為只要多招幾個海外留學生, 外國學者或著是多開幾門用英語授課的課程和多幾個簽訂交流協定的外國學校, 就算是較高等教育的國際化, 似乎很少從人員選聘任用, 課程設計與安排, 甚至是對於海外學生的就業輔導等屬於學校內部事務的國際化來著手。

以JAIST為例, 除了有比較高的海外留學生比例和外國人師資之外, 學校的就業輔導單位能對外國留學生提供多少幫助? 特別是那些一批日語能力不足以在日本就職的博士生 ?

此外課程設計和他的內涵與分量是否真能與西方國家的課程安排相比又是能真能找到最合適的師資來負責? 還是連什麼人能上或該上什麼課還得按照年功序列? 不是教授資格的就不能上博士班的課, 即使他明明也沒幾篇相關領域的期刊發表作品?

除此之外, 由於從產葉和政府部門轉任教職的現象在JAIST甚至整個日本也十分普遍, 這些轉任的教職人員 也許是個很好的實務經驗分享者, 但是在研究結果上的呈現卻可能處於依靠別人掛名或透過指導學生來掛名, 而較少自己下筆動手, 這樣的師資應該要有更合適的安排, 以免因為這些人經驗上的偏見, 反而一不小心就成為扼殺學術研究發展的幫兇。

辦高等教育不是家家酒, 學校的年輕雖然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它在市場上的知名度, 但是如果把知名度的有限的原因僅歸咎於成立時間的長短與否, 這樣的說法又顯得太過於狹隘和侷限了. 畢竟有太多的學校擁有悠久的歷史, 但卻仍只能在學術市場, 特別是全球的學術市場當中, 擁有有限的名聲而已。

Tuesday, March 06, 2007

博士生的一些條件?

先前提過一篇Nature裡面 所記載有關成為一個成功的博士生的條件 不過那些條件不可以避免地是以自然科學領域為主的思考方向

這裡我想從自己和自己所知道的經驗為出發點, 來描寫一下社會科學領域, 特別是在經營管理領域的博士生身上, 所呈現出的一些特色

1.會打字, 當然這是為了交作業 寫論文 寫文章投稿的需求, 當然對於使用各種messenger, 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項技能

2. 會上網, 這邊指的是會上網 可沒說要有耐心的從google找出的資料 或著大海撈針逐筆逐筆搜尋 畢竟這種逐筆搜尋的事情 一定有傻瓜作過, 你只要想辦法找到作過這些事情的傻瓜, 不管是從網路 或著是從別人的blog/網頁/論壇留言裡面發現 、一定或多或少會有這種只會打字找資料的傻蛋魔人

3. 乖, 當個乖學生 主要是指老師交代的作業要寫 老師說A理論才是王道的時候 他不用說為什麼非A的理論不行, 學生只要乖乖照著老師的指示來做就可以, 又或著是老師說, 怎樣怎樣才是好研究的時候 別的研究都是垃圾 乖學生是不能反駁的 (不管是真的同意或著只是因為不知道到還有什麼其他的研究, 所以只好同意)

這種乖巧的性格, 對於那些把學生當成自己學說或研究取向的門徒的老師而言, 更是不可或缺的關鍵, 因為唯有乖 和足夠多的乖學生, 才能有效壯大自己的理論主張

總而言之, 沒事不要反駁老師, 這年頭幾乎沒什麼針對學術問題或現象進行中性辯論的事, 只有老師或著資深同事說了算的這種事, 各位博士班學生, 要乖喔, 不然可能就拿不到學位喔!

4. 你最好有足夠的廠商關係再來唸博士班, 特別是那些想搞案例研究的學生, 因為老師沒有義務幫你張羅廠商, 要是廠商是老師張羅的 那寫投稿文章時掛名順序 最好是可以事先確認 以免橫生枝節. 如果你真的沒辦法, 那麼務必找到一群對於案例研究不會排斥的老師當你的審查委員 (當然, 這背後還隱含著這些人對於什麼樣的問題能夠構成研究問題還必須要有高度的包容性才好)

其他諸如包括程式語言, 統計軟體等分析工具的應用技能, 其實就是比較屬於學生自己得花時間去搞定的事了

Monday, March 05, 2007

選擇博士班課程

在選擇博士班課程時 應該要注意哪些事項? 下列任意排列的幾點是我自己歸納的結果 當然各項的重要程度 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考量

1. 所在地

學校的地理位置 會影響生活費用的開支多寡, 當然, 個人生活習慣也會對支出的多寡有所影響

2. 課程設計

儘可能地事先了解博士班的課程設計和內容, 越接近真實面越好

要修多少門課? 修課成績的要求為何?有沒有資格考 ?有資格考的話, 合格或不合格之後的處理方式? 畢業要求為何, 需要有發表期刊文章才能畢業嗎? 如果有, 要發表多少篇? 要發表在什麼樣的期刊?

當然學生本身也要考慮清楚 自己是偏好有大量課程安排 在經過資格考試通過之後 才開始論文撰寫的美式作風 還是除了研究方法的基本學習之外 其餘靠自己自修和老師討論所得的歐式作法

3. 老師的指導風格

這點很難從一般的書面資料或著光看老師發表了多少文章來臆測, 學生同時也要考慮到自己適合的指導風格,例如:是緊迫盯人的盯進度, 還是接近放牛吃草的放牧式的指導, 還是會對研究取向,研究方法有嚴格規範,或著是那種只要你能作出東西,即使所採用的角度和方向與老師的不相同,甚至相違背也沒有關係的指導

屬於指導風格的問題 大概只能透過詢問現有學生和畢業生才能獲得比較全面的答案 不過 要切記的是每個老師都有不同的研究風格 入學之後的相互適應是很重要的

有些老師是屬於不敲不響的 你不問可能還真以為這個人什麼都不知道,有些人則是巨細靡遺的規範,稍有不從就可能會讓人有彷彿世界末日來臨的錯覺也說不定

4. 研究經驗的傳承

這個比老師的指導風格更難揣摩, 主要是指老師是否願意分享他自己的研究經驗, 是否願意釋出他所擁有的研究資源, 特別是在對外部關係的這個部分

這類經驗的傳承雖然不會被寫明在學校的學生手冊上, 但卻往往是影響一個博士生能否在日後有更多的熱情投入在其所專攻領域的重要關鍵, 畢竟能夠自我啟發的學生畢竟有限, 對大多數的學生而言, 來自老師的研究經驗傳承對激勵學生的發展與成長 仍是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5.研究資源

以社會科學來說,主要是指圖書館的館藏和電子資料庫的充實與否,還有就是從事統計/量化分析時,是否能夠提供相應的軟體分析工具

6.行政支援

這個部分主要是指對於出國開會的經濟資助,研究過程中所需經濟支援(如問卷印刷, 進行訪談的交通費用等等)

除此之外, 求職活動的支援也很重要 一般學校多半注重大學部和碩士斑的求職服務 當然若干美國大學的就業輔導單位也對博士班學生提供很具體的求職支援 但是對於亞洲地區的大學來說 針對博士班所提供的求職服務則相對較少 如果能夠選擇一個對博士班學生的就職也提供相當完整協助的學校 相信也能讓博士課程的學習經驗更加完整. 同時也增加博士班學生對於母校的向心力

Friday, March 02, 2007

高等教育產業的國際化

國際化的趨勢不僅遍行於商業世界 也影響了全球的高等教育市場 從澳洲大學合IDP在全球各地推廣澳洲高等教育到各國紛紛在海外地區成立教育中心或教育推廣單位等現象的發生 就是高等教育全球化的絕佳案例

對於非英語系國家的高等教育單位而言 高等教育產業國際化的意義和實踐 多半集中在國際學生的招生, 英語授課課程的開辦 以及和國外學校/研究機構在教學與研究工作上的交流

然而 如果一個高等教育單位的行政規章 師資聘任 學術行政等各方面的作為仍舊被所處地區的文化和慣例所侷限 那麼即便他有再多的國際學生入學 再多的英語授課課程的開辦 它的國際化程度仍是相當的侷限的

一旦一個高等教育單位的用人 升遷 和 學術行政的準則都無法和國際學術市場的標準接軌 就很容易流於畫地自限的自我催眠 對於圈外人而言 這些單位本身雖能保有一定的學術地位和榮耀 但是之於全球市場的同業而言 卻可能只是沒沒無聞或僅是單純的市場參與者而已

如果 一個高等教育單位不能從這些學術行政的內部程序也達到和國際同業接軌的水準 那麼這樣的國際化其實也只是表面而已

當然 這樣的期望所伴隨的另一個疑問是 什麼是學術行政的國際標準 從師資徵聘 老師升遷 到學生選取和畢業規定等等 或許都是可以討論的範圍

以前 看到一些美國學校 對於各種行政事務規範的瑣碎程度 實在超乎想像 現在想想 有了這些白紙黑字的規範 或著能把一些不必要到爭議減到最低 或許對各方當事人也是最好的保障吧

Tuesday, February 27, 2007

Habitus

References

Hiller, J. & Rooksby, E. (Eds.). 2005. Habitus: A sense of place. 2nd Ed., England: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場所の論理による事業改革 : イノベーションへの西田哲学の応用

Reference

山田善教, 2005, 場所の論理による事業改革 : イノベーションへの西田哲学の応用, 東京: 白桃書房

Saturday, February 24, 2007

嘿 有人引用耶:)

昨天 把自己的英文名字打在搜尋引擎 意外地發現 去年發表的第一篇英文期刊文章 已經被引用在一篇德文的working paper上 這篇的德文paper的作者是一位在德國取得博士學位的台灣人 目前正在一個德國當地大學裡面的經濟研究所服務的樣子

我不懂德文 也沒特別去用翻譯軟體 不過 約略知道這篇working paper應該也是在借用台灣發展半導體產業的經驗 來談大陸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文章

這篇大概去年九月正式刊登出來 而這篇working paper的發表日期是去年的十一月

雖然 目前的處境有點瓶頸 這或許是一片黑暗之中的點點星光吧

仔細想想 過去我在大學時期的發表 碩士論文 甚至工作時期寫的東西 也有一些都被人引用過 姑且不論這些引用是用來當好的依據 還是被當成別人研究裡面的錯誤範例 這些引用也算是證明自己存在價值的些許肯定吧

Thursday, February 22, 2007

只要好運

當然 已經有很多人說 成功是幾分之幾的努力 加上幾分之幾的運氣 很多人會強調努力的重要性

可是怎麼 我覺得運氣其實比努力重要太多 這應該算是我的遭遇太好 都遇到好多運氣很好的人 或著應該是我自己運氣太差 怨天尤人的結果 ?


I.
當越來越多非英語系國家 開辦英語授課的博士課程之際 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就是這些課程所招收的博士生對英文的掌握或著說運用的能力到底有多少 當然我自己的英文也不是頂尖 但是寫信給別人問事情 投稿 寫幾篇英文稿件 也還能行 在國際會議的場合發表和接受提問也還小有經驗

可怕的事 很多非英語系國家的英語授課的博士課程 她們所招收的博士生實際上是對於非英語的掌握優於英語的 當然這也無可厚非 畢竟不是在以英語為母語或官方語言的國家留學了

以日本為例 雖然 語言只是個工具 但是如果收到的學生 連寫英文Email 投稿 詢問編輯 這種事情都要求助他人 這樣會不會有點誇張? 尤其是你知道這種人還拿著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豐厚獎學金 外加擔任校內研究助理的時候?

畢竟日本社會已經有龐大的支援性產業為學術界提供各式各樣的語言服務 從文章翻譯 修改 甚至是英文會議發表的演講稿錄音帶的準備等等 更不用說市面上各式各樣的書籍了 如果當事人自己不願意去查找利用 我自己多事要幫人這種瑣事 其實也是活該

或許這樣的人研究很強 或許這樣的人即使英文不好 但是良好的日語能力也足夠他在日本生存下去 只要有足夠的經費 其實這些語言問題根本也不會是任何難事吧

II.
有些人好不容易解決了財源問題, 實現了自己出國唸書的目標, 結果除了到新環境所不可避免的挑剔和抱怨之外, 自己對於該如何規劃自己博士班這幾年的方向卻好像除了修完課, 寫完論文之後, 就沒有其他的打算, 即便外在的環境在惡劣, 對於自己研究生涯的設想, 我想應該是可以超越環境的限制的

我不知道有著樣心態的學生, 是覺得自己天縱英明, 老天保佑到 他自己知道自己畢業之後一定能找到工作, 還是說因為當事人自己已經設定有學校用他就好, 所以一切隨緣而不需要有太多的努力和想法? 所以他不需要思考自己的題目可能會是怎樣的平凡或著不突出, 又或著自己未來研究發展的範疇究竟可以怎樣走, 還是覺得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 時機成熟了該被接受的文章就會自己生出來一般? 或著說有一堆愛管閒事的太監級閒雜人等, 會替著一點也不操心的皇帝擔心?

III.



有時候想想 從某個角度來看 自己活著只是在證明好運和努力的關係而已吧?

Monday, February 19, 2007

組織學會和組織科學

在日本屬於經營管理領域的專業學會裡面 我覺得組織學會算是相當有份量的 而他所出版的組織科學這本學術性刊物 我想應該也可以作為反應日本經營管理學界主要研究進展的指標性刊物 唯一可惜的是 這本期刊只刊登日文稿件

有趣的是 我一直到去年才曉得原來 組織科學 一年所收到的投稿量還沒到100篇 而只停留在40-50篇左右的規模 然後再加上 接近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左右的接受率

這樣的數字 實在讓我傻眼 如果不是自己日文不好 發現這種期刊而我如果不寫點東西來投投看實在有種對不起自己的感覺 更可怕的是 我發現那些會用日文書寫的學生們對於組織科學這本期刊所抱持的那種莫名的戒慎恐懼

當頂尖英文期刊的接受率 都小於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之際 除了語言問題 和那種可能不容易為人所知的 非制度性影響之外 面對組織科學這種有超過百分之四十以上接受率的期刊 真的是只能說何懼之有啊

我想這種自我恐嚇的心態 也相當程度的導致 組織科學的稿件多半集中在來自東大, 一橋 , 慶應義塾等典型日本名校的老師及其所培養出的博士生

除此之外 組織學會也和其他專業學會一般 也有舉行經常性的年會 區域分部的研討會 這幾年也開始推動 Doctoral consortium的活動

與此相較 台灣地區的專業學會除了學術期刊的收稿開放程度比多數需要有會員資格才能投稿的日本專業期刊好了許多之外 對於學術能量的培養反而不似西方或是日本專業學會這般完整

若從學術專業活動辦理的持續性和廣泛程度來看 管科會或若干專業學會反而扮演著比較類似顧問公司的角色

我想 如果組織科學的文章 能夠變成英文版 相信人們對於日本經營的認識 將不在只是豐田式管理而已 而能對日本經營管理領域的研究現況和經營實況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Source:

組織學會

Saturday, February 17, 2007

日本奇蹟-薄士? 博士?

所屬講座的教授 有一個助手(日本博士畢業 入行的職稱; 這種通常不負責實際授課 ; 如果是講師的話 就需要授課) 從大學到博士 一路唸同一間私立學校 除了博士班那幾年 有在自己校內的刊物發表之外 來校任職五年的時間 竟然 一篇出版品都沒有 不說外文出版品 連日本國內會議的出版品都沒有 即使有外校兼任 再怎麼兼任 也不可能兼任到 一篇東西都沒辦法出來吧 更何況 有些日本會議的會議論文 根本只是演講稿的形式而已

有時候 我覺得 包括台灣在內的一些學校 用三年的時間 來評估一個助理教授的"發表業績"的規定過於嚴苛 會給許多剛入行的助理教授莫大的發表壓力 也可能實質地扭曲學術研究的內涵 但是當我發現 這個日本助手 這樣的表現之後 我可能必須承認 用三年來評價 也可能只是剛好而已 特別是任期制(tenure track system)這玩意 在日本還算是很新穎的東西

當我窩個兩年 英文會議湊和著還有兩三篇 怎麼會有人連本國語言的會議論文都生不出來 ? 我除了用震驚 不可思議來理解之外 實在找不到其他的說法 更特別的是 這位助手 所揭示的年初心願中 居然是期望到五年之後 才有研究的"單著" 如果他是只寫出單行本的書 或許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這是指單一作者的文章發表的話 我只能再次傻眼 更不要說 他宣稱要花三五年的時間來發展他的研究方向和主題 當然 他如果一心朝向教學路線發展 發表與否 對來以後的工作來講 或許相對地布重要吧

另外一個例子是 前兩年在同一個研究科畢業的博士 畢業時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期刊發表 最近據聞是有一篇電子期刊 (本校要求至少一篇期刊文章)取得學位之後就留校擔任研究員(我是不知道 我潛意識想要研究 inside career 或 inbreeding 是不是跟這個現象有關) 更不用說他還把自己在研究室內報告的東西 寫在博士論文的參考文獻裡頭(這樣不會太非正式了嗎?)

這些種種 讓我覺得所謂虛妄的國際化教育 也不過如此了 尤其常常聽到很多博士生都說 JAIST本身還很年輕 來作為其發展現況的"說法"(用藉口兩字或許太沉重了) 但是看看一樣是成立十幾年的HKUST, 一樣是在地處偏僻的KAIST 年輕應該不是JAIST (至少在所謂的知識科學研究科的部份) 到現在還不成氣候的理由吧

Wednesday, February 14, 2007

イノベーションの作法―リーダーに学ぶ革新の人間学

這又是一本有著野中郁次郎的名號 透過第二作者的採訪經驗搭配野中郁次郎的知識創造理論的概念 說明創造如何產生的合著作品

讀者可以從這本書知道很多日本新產品開發的案例 也可以對野中郁次郎所提出的知識創造理論有所認識

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應該是在"終章"的部份 把phronesis的概念放在創新的領域當中 這應該也是野中在十幾年前提出SECI 模式之後 比較新的觀點 雖然 phronesis這個概念主要也是借自於亞里斯多德在知識的分類 這個議題上的說法

不過 phronesis 這個概念的案例基礎 還是多偏向大型企業的經營實力或產品開發的案例 對於能否用在解釋中小企業發展 甚至是企業主從創業初期到如何發展個人或企業整體的phronesis這樣的疑問 還有待進一步的釐清和驗證

Reference

野中郁次郎, 勝見 明, 2006, イノベーションの作法―リーダーに学ぶ革新の人間学, 東京: 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

Tuesday, February 13, 2007

Middle range theory

References

Pinder C. C. & Moore, L. F. (Eds.) 1980. Middle range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s. Bosto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ing.

Friday, February 02, 2007

高等教育招聘師資的幾點觀察

因為自己的履歷表幾乎已經環遊世界的緣故 自然而然地也接觸各國大學不同的招聘廣告 也對這些不同學校在招聘時所採用的收件途徑和對申請者資料的要求有一定的觀察

在收件途徑方面 除了採用email 或 郵寄的收件方式之外

當然 有不少國家是採用線上申請的方式 有趣的是 中東地區的學校幾乎都是用線上申請的方式

線上申請 也有兩種作法 用人單位如果不是直接受申請者把所有申請資料的檔案上傳的話

一般除了履歷上傳之外 還有可能會被要求申請者線上填表 (這個部份還頗費時XD) 然後也要求把出版品等相關申請材料上傳 至於推薦信的部份 通常是要求推薦人直接寄送

在申請材料的要求上 除了履歷 出版品或代表作 這些算是各國通用的基本要求之外 對於可教授課程和未來研究計畫等其他文件的要求 則是往往每個國家的不同單位會有不同要求

比較值得有趣的是 在成績單要求的部份 在多數西方國家 並不特別要求成績單 不過 歐洲 地區特別是北歐和法國 還是有些用人單位同樣也是會要求申請人提出成績單

不過要求成績單在台灣地區算是最常見的 台灣的用人單位多數要求申請者準備從大學部 一直到博士班的成績單 從這點來看 那些年輕時候貪玩成績不好 老來開竅突然改走學術路線的 可能反而不太適合申請台灣地區的學校 ?

除此之外 幾乎所有的美加地區的用人單位 都會要求或希望申請人能夠提出 教學經驗的証明 當然香港 新加坡的用人單位 通常也是比照辦理 不過 這個要求 比較不常在歐洲地區的招聘廣告上方發現

除了對申請者在申請材料的要求上 我們還可以從用人單位的招聘廣告發現幾點有趣的現象

英國和澳洲的招聘廣告 如果透過網路仔細查閱該職位的詳細資料時 幾乎都會附上該職位的工作說明 而且多半是以表單的方式 來說明對於該項職位的要求 和評選方式 我一開始在看到這類文件的時候 我個人著實還有點訝異 美加地區的用人單位反而不太常見到這樣詳細的工作說明直接出現在徵才網頁上

同樣的工作說明 在亞洲地區用人單位的招聘廣告或網頁上則幾乎未曾見過 不知是除了確認錄取後的合約之外 其實並沒有這樣的東西 還是可能得等到確定被錄取了 當事人才會進一步看到吧?

Tuesday, January 23, 2007

Can inside careers provide better research performance for the hiring institutions?

學術界的"近親繁殖"(學校留用自己的畢業生) 常常受到圈內外人士的詬病 不過 這個現象似乎也未曾改善過 我認為如果近親繁殖不能帶給用人單位更好的研究績效的話 那麼近親繁殖之於用人單位的實質意義就變得相當有限 甚至是沒有必要的 這麼一來近親繁殖的作法應該加以規範
這麼做除了可以避免招致外人對於 若干學術單位在搞學術小團體或學閥的批評 同時也能維持用人機構在徵才選人時的多元性

因此 針對學術圈近親繁殖的現象對用人單位的研究績效的進行分析 應該會是一個相當有趣的研究問題

我在去年讀到Meyer (2006) 裡面提到的"inside careers" 在這篇文章當中 作者把 inside careers 定義為 [some universities]... recruit their own PhD graduate (p. 129) 而把 percentage of faculty member holding a PhD degree from the same institution as their current affiliation 做為描述inside career的方式(i.e. 操作行定義)

當然 這樣的研究題材目 對現有的體系而言 或許太具爭議性 因此可能不容易取得外部資金的補助來完成 但是一旦研究結果證明 近親繁殖對於研究績效卻有正面影響的話 到也可以為這種長期以來 可以在學術界觀察到的現象 提供一個合理化的基礎

整個研究工作的進行 或許可以採取這樣的步驟

首先 我們可以用某一地區的某類學系(院/校)做為觀察對象 然後從師資資料 來檢視博士學位取得單位學院和該某類學系(院/校)是否一致 來計算其inside careers (按照Meyer (2006)的定義) 然後搭配該觀察對象的研究績效 還有若干中介變數的考慮 進行回歸或其他合適的方式來進行資料分析

在實際執行時 如何計算一個單位的研究績效 相信也本研究或著說這類研究當中最容易引發爭議的部份 因為不論從發表數量或質 來計算 都不容易取得一個能夠獲得全面共識的計算方式 不過如果能夠同時用不同的指標來加以討論 讓最終的分析結果呈現出不同指標之下 inside careers 與研究績效的關連性 或許是個可行的操作方式

由於自己對科學社會學方面的涉獵 仍屬有限 而在我的印象當中 科學社會學的實證研究對象中多半集中在自然科學領域的學術社群 (物理 數學 化學) (Fisher, 2005) 似乎較少有針對管理領域學術社群所做的科學社會學分析 或許 這裡以管理學界為對象來針對此處所提到的現象和問題加以分析 會是一個有趣的開始

畢竟 如果人們對於學術社群的指責 只是從身邊的觀察來做結論或許又淪為狹隘 一個大規模的調查分析 或許也能為近親繁殖等學術社群所為人批評的現象 提出一個合理化的基礎(!?)

一旦檢證之後發現 這些現象的存在實在是因為對研究績效上的表現有著正向關係 或許我們應當對這樣的現象有一番不同的認識與解讀 而非僅只是基於妨礙學術發展多樣性所做的批評而已


Reference

Fisher, R. L. 2005. The Research productivity of scientist. Maryl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Inc.

Meyer, K. E. 2006. Asia management research needs more self-confidence.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3, 119-137.

Thursday, January 18, 2007

關於OO商業評論

去年六月在北京機場 看到 除了簡體中文版的哈佛商業評論 還有原本我就曉得的北大商業評論 以及初次發現的21世紀商業評論 。最近又陰錯陽差地,發現了另外幾本 分別是 中國商業評論 以及 環球商業評論

我認為,這些OO商業評論的出現,一方面源自於改革開放後 對於市場上對於經營管理知識的需求 ,而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的誕生 也一定程度了吸引不同背景的人士 ,投入商業評論 這個專業媒體市場。

事實上在2004年 就已經有文章 針對 哈佛商業評論 北大商業評論和 21世紀商業評論的異同點 做了一番說明(註1)

這種現象 不經讓我好奇 為什麼比中國大陸 早了幾十年採行資本主義體制的台灣市場 甚至一直要到幾年前才有哈佛商業評論正體中文版的出現 ? 是因為我們沒有足夠龐大的讀者需要這樣的刊物 還是說 這邊的讀者通常採取直接閱讀英文版的方式? 又或著說,本地的商管領域的學術社群沒辦法提供足夠的本地化訊息, 評論 乃至於研究成果,來促成這類刊物在台灣市場的早一步誕生?

除了非零售的EMBA文摘(前身是經理人世界,由長何出版社出版) 長期性地刊登翻譯自之外,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的文章。
天下,遠見,管理雜誌,乃至於新近的數位時代 ,也會刊登取材自這些英文期刊做為其文章內容。 但是在整個台灣的商業媒體市場發展過程當中,卻未曾看過像中國大陸這般, 在短短的幾年間就出現一群打著OO商業評論的媒體出現,甚至這些在台灣出版的媒體,有時也會刊載來自北大商業評論等相關的文章。

我們除了可以把這樣的現象解讀成 一個市場當中讀者閱讀需求的變化,是不是也可以把他們的誕生作為反映出當地經濟發展和學界發展的一種投射呢?

備註
1. http://www.ewen.cc/bkview.asp?bkid=72977&cid=163538

Saturday, January 13, 2007

Wednesday, January 10, 2007

清倉

2004年剛到日本的時候 同時也寄了一箱資料 裡面多半是書和自己從大學時期開始蒐集的一些期刊文章

只是後來的論文題目 完全和原本設想的不同 所以很多東西沒能派上用場可是又不想 把這些資料原封不動地帶走 所以正在思考一些合適的處理方法 畢竟 直接把這些資料扔到回收箱實在太浪費 感覺也好像當年辛苦蒐集的東西全白費一樣 因此 趁這個期間 我把手邊的一些資料整理 一方面希望這些資料能留給有緣人 一方面也趁機減輕屆時離開日本時的行李重量

今天(Jan. 10) 我把一堆關於跨國企業研發活動國際化的資料 給了老師 他一開始還很懷疑的問 我不需要這些了嗎? 我的回答是我的研究興趣 已經偏向其他方向 諸如此類的

當然 或許有一天我又會開始這個領域的研究 只是會是另一種不同的研究取向吧

在整理這些資料的過程中 我意外地發現 其中有一篇working paper的第一作者正好是我論文的外審委員在神戶大學期間和其他人合著的作品 我想這或許就是一種冥冥之中的緣分吧?

Saturday, January 06, 2007

費用概算

日本的學費分成 入學料和授業料兩個部份 其中入學料的部份 只有在入學的時候收一次 授業料的部份 則分成上下學期兩階段繳交

因為學校所給的獎學金 除了每月七萬日幣的生活費之外 還包含了入學料和第一年上學期的授業料 加上每學期所申請的授業料減免 都很順利地拿到了半免

所以實際支付的授業料費用 若以一學期為單位的話 總共支付了五學期

如果以2006年 學費半免後的支付金額133,950 日幣為基礎的話

2004-2007年間的學費支出 約為 5 x 133,950 (日幣) = 669,750 (日幣)

在獎學金收入方面 若以獎學金所提供的一個月七萬日幣為基礎的話

2004-2007年間的獎學金收入為 3 x 12 x 70,000 (日幣) = 2,520,000 (日幣)

把獎學金收入和學費支出相減之後 這個數字 應該就是2004-2007年間 我在日本的可支配所得

2,520,000-669,750 = 1,850,250 (日幣)

在日本的開銷 主要是花費在

學校宿舍房租 水電瓦斯 電話費 日常吃喝採買 交通費(主要是往返金澤和學校) 買書

因為自己沒有記帳和精算的習慣 加上本身也不是採取一年回國一趟的傳統留學方式

多次返台的費用 再加上這期間分別赴北京, 墨爾本開會的支出 (雖然事後都有申請到學校所提供的微薄補助) 還有利用返台期間到香港 新加坡 紐西蘭旅遊 的費用 所以在日本的帳戶最終所剩的結餘日幣其實也是相當稀少的 >< 而新台幣的帳戶也近乎呈現負數的狀態

如果把扣除學費支付之後的收入 全部視為在日本停留期間的支出 這1,850, 250日幣 或許也能當作計算留學成本時的一個參考數字吧

Friday, January 05, 2007

実践!日本型ケースメソッド教育

這本書 是在羽田機場的書店發現的, 主要是談案例方法(case method)在日本的應用

雖然作者有兩個人 但是主要的執筆者是第二作者 第一作者只負責序章的部份 不論是掛第一或第二作者 這種找比較有名的人來當共同作者的作法 在日本並不算少見

但如果因此認為實際作者甘願做小 似乎也太不公道 只能說人們或多或少想藉著名人光環來刺激銷售吧

這本書雖然是以案例方法在企業內教育訓練的應用 但是書中所提到的一些共通性原則和作法 對於商學院領域的案例方法教學 也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而這也是我之所以會買這本書的主要原因吧

在2006年 來自新加坡, 中港台澳門等地的華人地區學者接受哈佛商學院 所提供的Program on Case Method and Participant-Centered Learning (PCMPCL)培訓之後 案例教學的採用一時之間又成為一些商學院(至少在台灣部份)在MBA/EMBA招生時的賣點

對於這個不算新的教學方式 突然又成為焦點 我自己反而覺得有些本末倒置 畢竟 這不是一個全新的方法 而許多學校裡面的老師 本來就有能力或經驗採用案例教學的方式來授課

當然一個教學方法能否成功推廣 除了資金和時間的投入之外 同時也涉及講者本身對於此一方法的熟悉程度 以及學習者本身對於學習的態度和投入了


Reference

高木晴夫, 竹內伸一 , 2006, 実践!日本型ケースメソッド教育, 東京: ダイヤモンド社

不確実性のマネジメント 新薬創出のR&Dの「解」

由於日本的製藥產業 在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 在加上自己對於創新/研發管理的興趣 所以在羽田機場的書店買了這本書

翻完三分之二之後 覺得 這本書有關製藥業者對於創新管理的作法 實際著墨的內容並不多 相關的描述也是集中在第一章到第三章

到了第四章之後 反而是從創新管理這個領域的發展 來借鏡 製藥產業的創新管理

若從更嚴格的角度來看 如果真的想要多了解 製藥產業研發管理的內涵 反而不如去看Pisano (1996) 的 The Development Factory. Pisano (1996) 這本不論就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都比這本日文書來的完整 雖然 日文這本書的內容 也是以作者多年研究日本製藥企業的研發管理為撰寫的基礎

這本日文書的這種內容安排 讓我想到 其實很多日文專業書籍 或著說以研究成果為基礎所撰寫的專業書籍 其實有相當一部份 是介紹西方既有理論之後 然後搭配這些理論或架構在日本產業/市場上的應用 比較少是奠基於日本這個環境裡所衍生的理論或主張 當然 偶爾我們也能見到在大規模的研究之下 奠基日本企業現況 所呈現出的佳作

整體而言 這種西學東用 似乎是東方學界的共通現象 當然這又涉及到全球學術圈生態發展的諸多影響了

Reference

Pisano, G. P. 1996. The Development factory. MA: HBS Press

桑嶋 健一, 2006, 不確実性のマネジメント 新薬創出のR&Dの「解」, 東京: 日經BP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