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23, 2007

Can inside careers provide better research performance for the hiring institutions?

學術界的"近親繁殖"(學校留用自己的畢業生) 常常受到圈內外人士的詬病 不過 這個現象似乎也未曾改善過 我認為如果近親繁殖不能帶給用人單位更好的研究績效的話 那麼近親繁殖之於用人單位的實質意義就變得相當有限 甚至是沒有必要的 這麼一來近親繁殖的作法應該加以規範
這麼做除了可以避免招致外人對於 若干學術單位在搞學術小團體或學閥的批評 同時也能維持用人機構在徵才選人時的多元性

因此 針對學術圈近親繁殖的現象對用人單位的研究績效的進行分析 應該會是一個相當有趣的研究問題

我在去年讀到Meyer (2006) 裡面提到的"inside careers" 在這篇文章當中 作者把 inside careers 定義為 [some universities]... recruit their own PhD graduate (p. 129) 而把 percentage of faculty member holding a PhD degree from the same institution as their current affiliation 做為描述inside career的方式(i.e. 操作行定義)

當然 這樣的研究題材目 對現有的體系而言 或許太具爭議性 因此可能不容易取得外部資金的補助來完成 但是一旦研究結果證明 近親繁殖對於研究績效卻有正面影響的話 到也可以為這種長期以來 可以在學術界觀察到的現象 提供一個合理化的基礎

整個研究工作的進行 或許可以採取這樣的步驟

首先 我們可以用某一地區的某類學系(院/校)做為觀察對象 然後從師資資料 來檢視博士學位取得單位學院和該某類學系(院/校)是否一致 來計算其inside careers (按照Meyer (2006)的定義) 然後搭配該觀察對象的研究績效 還有若干中介變數的考慮 進行回歸或其他合適的方式來進行資料分析

在實際執行時 如何計算一個單位的研究績效 相信也本研究或著說這類研究當中最容易引發爭議的部份 因為不論從發表數量或質 來計算 都不容易取得一個能夠獲得全面共識的計算方式 不過如果能夠同時用不同的指標來加以討論 讓最終的分析結果呈現出不同指標之下 inside careers 與研究績效的關連性 或許是個可行的操作方式

由於自己對科學社會學方面的涉獵 仍屬有限 而在我的印象當中 科學社會學的實證研究對象中多半集中在自然科學領域的學術社群 (物理 數學 化學) (Fisher, 2005) 似乎較少有針對管理領域學術社群所做的科學社會學分析 或許 這裡以管理學界為對象來針對此處所提到的現象和問題加以分析 會是一個有趣的開始

畢竟 如果人們對於學術社群的指責 只是從身邊的觀察來做結論或許又淪為狹隘 一個大規模的調查分析 或許也能為近親繁殖等學術社群所為人批評的現象 提出一個合理化的基礎(!?)

一旦檢證之後發現 這些現象的存在實在是因為對研究績效上的表現有著正向關係 或許我們應當對這樣的現象有一番不同的認識與解讀 而非僅只是基於妨礙學術發展多樣性所做的批評而已


Reference

Fisher, R. L. 2005. The Research productivity of scientist. Maryl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Inc.

Meyer, K. E. 2006. Asia management research needs more self-confidence.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3, 119-137.

Thursday, January 18, 2007

關於OO商業評論

去年六月在北京機場 看到 除了簡體中文版的哈佛商業評論 還有原本我就曉得的北大商業評論 以及初次發現的21世紀商業評論 。最近又陰錯陽差地,發現了另外幾本 分別是 中國商業評論 以及 環球商業評論

我認為,這些OO商業評論的出現,一方面源自於改革開放後 對於市場上對於經營管理知識的需求 ,而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的誕生 也一定程度了吸引不同背景的人士 ,投入商業評論 這個專業媒體市場。

事實上在2004年 就已經有文章 針對 哈佛商業評論 北大商業評論和 21世紀商業評論的異同點 做了一番說明(註1)

這種現象 不經讓我好奇 為什麼比中國大陸 早了幾十年採行資本主義體制的台灣市場 甚至一直要到幾年前才有哈佛商業評論正體中文版的出現 ? 是因為我們沒有足夠龐大的讀者需要這樣的刊物 還是說 這邊的讀者通常採取直接閱讀英文版的方式? 又或著說,本地的商管領域的學術社群沒辦法提供足夠的本地化訊息, 評論 乃至於研究成果,來促成這類刊物在台灣市場的早一步誕生?

除了非零售的EMBA文摘(前身是經理人世界,由長何出版社出版) 長期性地刊登翻譯自之外,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的文章。
天下,遠見,管理雜誌,乃至於新近的數位時代 ,也會刊登取材自這些英文期刊做為其文章內容。 但是在整個台灣的商業媒體市場發展過程當中,卻未曾看過像中國大陸這般, 在短短的幾年間就出現一群打著OO商業評論的媒體出現,甚至這些在台灣出版的媒體,有時也會刊載來自北大商業評論等相關的文章。

我們除了可以把這樣的現象解讀成 一個市場當中讀者閱讀需求的變化,是不是也可以把他們的誕生作為反映出當地經濟發展和學界發展的一種投射呢?

備註
1. http://www.ewen.cc/bkview.asp?bkid=72977&cid=163538

Saturday, January 13, 2007

Wednesday, January 10, 2007

清倉

2004年剛到日本的時候 同時也寄了一箱資料 裡面多半是書和自己從大學時期開始蒐集的一些期刊文章

只是後來的論文題目 完全和原本設想的不同 所以很多東西沒能派上用場可是又不想 把這些資料原封不動地帶走 所以正在思考一些合適的處理方法 畢竟 直接把這些資料扔到回收箱實在太浪費 感覺也好像當年辛苦蒐集的東西全白費一樣 因此 趁這個期間 我把手邊的一些資料整理 一方面希望這些資料能留給有緣人 一方面也趁機減輕屆時離開日本時的行李重量

今天(Jan. 10) 我把一堆關於跨國企業研發活動國際化的資料 給了老師 他一開始還很懷疑的問 我不需要這些了嗎? 我的回答是我的研究興趣 已經偏向其他方向 諸如此類的

當然 或許有一天我又會開始這個領域的研究 只是會是另一種不同的研究取向吧

在整理這些資料的過程中 我意外地發現 其中有一篇working paper的第一作者正好是我論文的外審委員在神戶大學期間和其他人合著的作品 我想這或許就是一種冥冥之中的緣分吧?

Saturday, January 06, 2007

費用概算

日本的學費分成 入學料和授業料兩個部份 其中入學料的部份 只有在入學的時候收一次 授業料的部份 則分成上下學期兩階段繳交

因為學校所給的獎學金 除了每月七萬日幣的生活費之外 還包含了入學料和第一年上學期的授業料 加上每學期所申請的授業料減免 都很順利地拿到了半免

所以實際支付的授業料費用 若以一學期為單位的話 總共支付了五學期

如果以2006年 學費半免後的支付金額133,950 日幣為基礎的話

2004-2007年間的學費支出 約為 5 x 133,950 (日幣) = 669,750 (日幣)

在獎學金收入方面 若以獎學金所提供的一個月七萬日幣為基礎的話

2004-2007年間的獎學金收入為 3 x 12 x 70,000 (日幣) = 2,520,000 (日幣)

把獎學金收入和學費支出相減之後 這個數字 應該就是2004-2007年間 我在日本的可支配所得

2,520,000-669,750 = 1,850,250 (日幣)

在日本的開銷 主要是花費在

學校宿舍房租 水電瓦斯 電話費 日常吃喝採買 交通費(主要是往返金澤和學校) 買書

因為自己沒有記帳和精算的習慣 加上本身也不是採取一年回國一趟的傳統留學方式

多次返台的費用 再加上這期間分別赴北京, 墨爾本開會的支出 (雖然事後都有申請到學校所提供的微薄補助) 還有利用返台期間到香港 新加坡 紐西蘭旅遊 的費用 所以在日本的帳戶最終所剩的結餘日幣其實也是相當稀少的 >< 而新台幣的帳戶也近乎呈現負數的狀態

如果把扣除學費支付之後的收入 全部視為在日本停留期間的支出 這1,850, 250日幣 或許也能當作計算留學成本時的一個參考數字吧

Friday, January 05, 2007

実践!日本型ケースメソッド教育

這本書 是在羽田機場的書店發現的, 主要是談案例方法(case method)在日本的應用

雖然作者有兩個人 但是主要的執筆者是第二作者 第一作者只負責序章的部份 不論是掛第一或第二作者 這種找比較有名的人來當共同作者的作法 在日本並不算少見

但如果因此認為實際作者甘願做小 似乎也太不公道 只能說人們或多或少想藉著名人光環來刺激銷售吧

這本書雖然是以案例方法在企業內教育訓練的應用 但是書中所提到的一些共通性原則和作法 對於商學院領域的案例方法教學 也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而這也是我之所以會買這本書的主要原因吧

在2006年 來自新加坡, 中港台澳門等地的華人地區學者接受哈佛商學院 所提供的Program on Case Method and Participant-Centered Learning (PCMPCL)培訓之後 案例教學的採用一時之間又成為一些商學院(至少在台灣部份)在MBA/EMBA招生時的賣點

對於這個不算新的教學方式 突然又成為焦點 我自己反而覺得有些本末倒置 畢竟 這不是一個全新的方法 而許多學校裡面的老師 本來就有能力或經驗採用案例教學的方式來授課

當然一個教學方法能否成功推廣 除了資金和時間的投入之外 同時也涉及講者本身對於此一方法的熟悉程度 以及學習者本身對於學習的態度和投入了


Reference

高木晴夫, 竹內伸一 , 2006, 実践!日本型ケースメソッド教育, 東京: ダイヤモンド社

不確実性のマネジメント 新薬創出のR&Dの「解」

由於日本的製藥產業 在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 在加上自己對於創新/研發管理的興趣 所以在羽田機場的書店買了這本書

翻完三分之二之後 覺得 這本書有關製藥業者對於創新管理的作法 實際著墨的內容並不多 相關的描述也是集中在第一章到第三章

到了第四章之後 反而是從創新管理這個領域的發展 來借鏡 製藥產業的創新管理

若從更嚴格的角度來看 如果真的想要多了解 製藥產業研發管理的內涵 反而不如去看Pisano (1996) 的 The Development Factory. Pisano (1996) 這本不論就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都比這本日文書來的完整 雖然 日文這本書的內容 也是以作者多年研究日本製藥企業的研發管理為撰寫的基礎

這本日文書的這種內容安排 讓我想到 其實很多日文專業書籍 或著說以研究成果為基礎所撰寫的專業書籍 其實有相當一部份 是介紹西方既有理論之後 然後搭配這些理論或架構在日本產業/市場上的應用 比較少是奠基於日本這個環境裡所衍生的理論或主張 當然 偶爾我們也能見到在大規模的研究之下 奠基日本企業現況 所呈現出的佳作

整體而言 這種西學東用 似乎是東方學界的共通現象 當然這又涉及到全球學術圈生態發展的諸多影響了

Reference

Pisano, G. P. 1996. The Development factory. MA: HBS Press

桑嶋 健一, 2006, 不確実性のマネジメント 新薬創出のR&Dの「解」, 東京: 日經BP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