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7, 2007

The Halo Effect / 光環效應

這書名有點老掉牙,不過本書的內容仍是很吸引人的。主要是談那些被媒體,顧問和學者所炒作出的一些企業"神話",指出這些神話迷惑多數讀者和經理人,而提醒經理人和讀者,在閱讀商管書籍或報導時,不要被別人成功故事所迷惑,也不要對這些訊息所誤導或有過多的幻想,對於這類的訊息要用批判思考的精神來看待。

雖然我讀的是中文版,但是為了掙錢還是在這邊附上Amazon對於該書的連結。


其實,按照作者的作法,只要在觀察企業發展過程當中加上時間的脈絡,就很容易發現過去媒體或學者眼中的企業典範,沒多久就會變成人人口中喊打的過街老鼠。當然,造成此一現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人們多半從企業的績效表現來檢視,即使是關於企業本身在企業文化,領導與執行上的表現,往往也是先透過"績效"這個指標來篩選的。

當年我只有在Fast Company看到一篇專訪Tom Peters的文章標題,不過沒有仔細看文章內容。在"光環效應"這本書中,引用了這篇專訪的內容,我才知道原來這篇專訪是他本人"告解"追求卓越"這本書的形成原因。或許這就是閱讀翻譯書的好處 :O

另外,這本書對於近年來許多暢銷的商管書籍,包括Build to Last,Good to Great等等,分別就其研究方法和忽略產業動態與績效表現是相對概念的部份,多所批評。本書作者反覆強調以訪談內容和媒體報導為資料來源所可能帶來的光環效應,而強調以公開資料(上市公司的公開資料)為基礎的分析。可是,如果連Enron案都能發生,其實也很難絕對保證這些公開資料的絕對真實性吧?

如果回到學術領域的討論來看的話,究竟什麼樣的研究方法才能比較妥善的表現出企業的績效及其成功因素呢? 作者除了指出前述資料來源的缺陷,主要是強調藉由公開資訊和長時間資料的利用。我想問的是,為了減少光環效應的影響,人們是否應該排斥個案研究的作法?或著說人們對於利用個案研究在理解經營管理的這件工作上,應該有什麼比較妥當且合適的作法。

我認為,這本書和另外一本What Management(中譯"管理是什麼",中譯本由天下文化出版)是很適合那些沒有工作經驗的MBA學生的作為課程進行前的指定讀物,或著是放在大學部企業概論或管理學概 論之類的指定教材了。用在博士生課程的話,這本書也很適合做為研究方法討論的教材,用來提醒這些未來的(?)研究人員,在從事研究工作時,應該盡可能地減少研究資料的光環效應對其研究過程與結果的影響。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