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30, 2007

AACSB的報告

世界上多數有關管理教育的發展和研究,多半是跟隨美國的腳步;特別是跟隨著AACSB(已更名為AACSB International)在不同時期,針對商學院教育和研究所提出的專題報告而有所轉變。

當前AACSB International (或著說美國管理教育?),主要的議題是集中在管理研究的結果之於管理教育內容的影響(AACSB International,2007)。

如果按照AACSB對於當前管理教育的影響力來看,不同於最初鼓吹商管學院從事具備學科基礎的研究(discipline-based research),現在則是回到了反思商管學院中教育和研究之間的聯繫的時刻。而由於對於研究工作的強調,形成了商管學院在研究工作上的生產過剩(overproduction of research)以及與 (Harmon, 2006),也某種程度地拉大了研究成果和實務應用的差距。

台灣地區除了在早些年還有幾本專書的出現之外,目前較少有針對本地管理教育進行比較完整的分析。西方國家管理教育的的發展經歷,應該可以作為回顧本地甚至是整個華人地區管理教育發展的參考。

Reference

AACSB International, 2007, Report of AACSB International impact of research task force (draft for comments).

Harmon, M. M. 2006. Business research and Chinese patriotic poetry: How competition for status distorts the priority between business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U.S. business schools.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 5(2): 234-243

Wednesday, September 26, 2007

也是個開始

今天在例行性的"亂上網"過程中,發現洪士章教授的這篇文章,如果加上這幾年台灣管理研究/教育的發展動態,或許應該我們高興島內的管理學界終究還是一點點覺醒的聲音。

終究有權者能夠發現本地管理研究的一些現象並且做了些正事。雖然不知道這個自願的(?)後進者最終追趕的結果如何,如果這樣的開始能夠延續下去的話。

Reference

管理一學門工作報告,洪士章教授

Monday, September 17, 2007

The Halo Effect / 光環效應

這書名有點老掉牙,不過本書的內容仍是很吸引人的。主要是談那些被媒體,顧問和學者所炒作出的一些企業"神話",指出這些神話迷惑多數讀者和經理人,而提醒經理人和讀者,在閱讀商管書籍或報導時,不要被別人成功故事所迷惑,也不要對這些訊息所誤導或有過多的幻想,對於這類的訊息要用批判思考的精神來看待。

雖然我讀的是中文版,但是為了掙錢還是在這邊附上Amazon對於該書的連結。


其實,按照作者的作法,只要在觀察企業發展過程當中加上時間的脈絡,就很容易發現過去媒體或學者眼中的企業典範,沒多久就會變成人人口中喊打的過街老鼠。當然,造成此一現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人們多半從企業的績效表現來檢視,即使是關於企業本身在企業文化,領導與執行上的表現,往往也是先透過"績效"這個指標來篩選的。

當年我只有在Fast Company看到一篇專訪Tom Peters的文章標題,不過沒有仔細看文章內容。在"光環效應"這本書中,引用了這篇專訪的內容,我才知道原來這篇專訪是他本人"告解"追求卓越"這本書的形成原因。或許這就是閱讀翻譯書的好處 :O

另外,這本書對於近年來許多暢銷的商管書籍,包括Build to Last,Good to Great等等,分別就其研究方法和忽略產業動態與績效表現是相對概念的部份,多所批評。本書作者反覆強調以訪談內容和媒體報導為資料來源所可能帶來的光環效應,而強調以公開資料(上市公司的公開資料)為基礎的分析。可是,如果連Enron案都能發生,其實也很難絕對保證這些公開資料的絕對真實性吧?

如果回到學術領域的討論來看的話,究竟什麼樣的研究方法才能比較妥善的表現出企業的績效及其成功因素呢? 作者除了指出前述資料來源的缺陷,主要是強調藉由公開資訊和長時間資料的利用。我想問的是,為了減少光環效應的影響,人們是否應該排斥個案研究的作法?或著說人們對於利用個案研究在理解經營管理的這件工作上,應該有什麼比較妥當且合適的作法。

我認為,這本書和另外一本What Management(中譯"管理是什麼",中譯本由天下文化出版)是很適合那些沒有工作經驗的MBA學生的作為課程進行前的指定讀物,或著是放在大學部企業概論或管理學概 論之類的指定教材了。用在博士生課程的話,這本書也很適合做為研究方法討論的教材,用來提醒這些未來的(?)研究人員,在從事研究工作時,應該盡可能地減少研究資料的光環效應對其研究過程與結果的影響。

Friday, September 14, 2007

學術思想的消費/傳遞過程

看起來好像很詭異的標題,其實談的只是稍微仔細觀察的人都能發現的一種現象。

在學術思想的領域裡,英語/歐美地區的想法總是往往會被非英語系的國家的學者/媒體,透過報刊文章,演講,翻譯書籍的出版,而被介紹到非英語系的市場。整個學術思想的"消費",推廣,傳遞或引進到不同語系市場的過程,很明顯地可以如下所示;


西方/英語學術思想 (源起)--> 非英語系的中介者(例如如出版譯作的出版社,本地學者,該思想提出者的非本國籍的博士生等等)--> 非英語系市場


很多時候,擔任這種仲介者角色的作者或學者,往往在從事非學術性質的文章撰寫或演講的時候,有意無意的地,忽略或是對這些思想和觀念源頭的完整引述。這麼一來,擔任這個仲介者的學者/作者,很容易就成為某個西方思想在非英語系市場的"代理人",一旦加上媒體的之後,很容易就會成為一般大眾眼中所謂的OO大師。

雖然,仲介者角色的存在對於學術思想的推廣有其必要性,但是膨脹到成為其所轉介的概念的代理人,往往就顯得溢美了。

當然,這種現象的誕生,一個主要的原因是群眾興趣多元化所致,畢竟,我們不可能寄望大眾都會追本朔源地找尋這些被引進的概念的真正源頭。另外一個原因,或許是因為學術界本身對於"英雄角色"或著說領導角色的期待;當然,好的領導者可以在觀念推廣扮演著很好的仲介角色,甚至能夠誘導本地學者對於這種"外來"思想的批判和反省。怕是遇到不好的帶頭人物,為了維持本身的尊貴和權威性,而讓自己成了某種西方學術思想的在當地市場的"代理人",扼殺了當地市場本地的學術發展空間。

Wednesday, September 12, 2007

觀察

把原本寫在Yahoo奇摩的文章移過來 (原本發表日期:2007年5月11日;今日有修改)

如果在Google Scholar 打上 "Hsu, Paul S. C." (需含引號),你將只會發現一篇 這位作者的期刊文章。

Patterns of work goal importance: A comparison of Singapore and Taiwanese manager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87, 4(3): 152-166.

如果在Google Scholar 打上 Seetoo, Dah-Hsian William 找不到半篇英文期刊文章 ,除了1977年 西北大學的博士論文。

如果以當前台灣學術界對於期刊發表數量的重視,這兩位的表現 可說是明顯的不稱職了。然而 有鑒於他們身為台灣早期少數赴美取得企業管理博士學位所賦予他們本身的先佔優勢, 加上其本身的努力, 也維持了他們在本地企業管理教育界的聲譽與地位。

台灣企管教育迄今 一直沒有比較長期或較具規模的本地企業案例資料庫,個別系所雖然偶有這樣的成果, 但始終沒有辦法能夠妥善的維護和運用,因此有相當一段時間 台灣本地的企管案例撰寫和教學是屬於各自為政的狀態。一直到前幾年,哈佛商學院開始積極推銷他本身的案例教學, 加上趨勢科技等基金會的支持, 還有可能是來自學界本身的"覺醒"(?; 這一覺至少睡了快三十年了?),,然後才有來自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部門,針對以台灣本地企業為主所進行的案例開發與教育訓練活動的撥款補助。

在這沉睡的幾十年當中,這些所謂島內的企管"大師"除了本身知名度的累積和教學上的投入,還有成立了比顧問公司更像顧問公司的管科會之外,對於管理領域的學術發展的具體貢獻為何?

當然 , 我們看到這些企管領域的先驅者,的確努力地培養本地的學生, 也對台灣企業所需的人力資源供給有著重要的貢獻,但是在學術研究的領域裡, 雖然有著更多於以往的博士生,但是眾多的補充型或著是驗證型的研究以及有限的學術研究能量,一直是本地管理研究領域在發展上的主要限制,特別是在其初期的發展時期。

一 直要到幾年前,國科會等經費補助單位 開始算起文章數量和追求所謂的文章品質開始(SSCI, TSSCI), 台灣的管理學界在這幾年才開始在各類管理學術期刊上取得一定的篇幅, 當然這些文章多半也是以中青年的學者或剛入行的博士生為主, 而這些所謂的管理學界大老,在學術期刊的發表表現仍相對有限, 特別是在單一作者的發表這各部份

或許由於台灣管理學界在發展初期時於在研究工作上的消極,和近期可歸咎的政策約束,甚至是自我心態的限制?。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下來, 除了個別學者的投入和傑出表現之外,台灣管理學界喪失了藉由中國大陸市場的操作,來取得華文管理教育市場的主導機會, 使得有關華人管理領域的研究和教學,近幾年來幾乎成為新加坡, 香港,和大陸或海外華裔學者所主導的現象。

雖然,這幾年成立的Taiwan Academy of Management也開始嘗試要扮演Academy of Management, IACMR以及Asia Academy of Management等單位,在推廣管理領域學術研究上所扮演的角色。希望這樣的努力,能夠追回台灣管理學界在全球的企業管理研究領域,乃至於華人管理領域發展中所失落的那些時光了。

"...我们谨慎地确保本地大学保留高素质,并不会创造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

這是從新加坡聯合早報看到的前幾天的新聞內容。

其實重點只有這段話:

"(新加坡)政府一直以来在设立大学时非常谨慎。这反映在过去20多年里我国只创立了三所大学,而它们成立的时间分别相隔了约10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在1981年成立,南洋理工大学则在1991年成立,而新加坡管理大学是在2000年创立。他(陳慶炎)说:“成立三所大学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我们谨慎地确保本地大学保留高素质,并不会创造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

雖然說,保證不會創造出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實在是有點誇張了。

相對於島內,雖然經建會等政府部門都會做所謂的人力資源規劃,但是過去十幾年來,本地大學的設立,似乎和人力規劃甚至是就業市場脫鉤的。在教育產業仍屬於管制市場,且大學的設立立仍受制於政治/權力分配的島內市場,要做到妥善的規劃似乎並不容易。

也正因為這樣的"制度性"原因,台灣的高等教育產業幾乎是沒有市場退出的現象-如果拋開私立學校捐給教育部變成國立單位不算的話,那麼這幾年來,台灣高等教育的競爭動態或許又是一個很適合透過組織生態的方式來加以研究的主題了。

資料來源

陈庆炎建议三大学 明年增1000个学额

Sunday, September 09, 2007

管理雜誌九月號

五專的時候,開始知道了這本雜誌,這本雜誌也算是帶領我進入企業管理這個領域的一個媒介。

年紀漸長之後,反而比較少仔細地翻閱這本雜誌,最多每月看看封面,翻一翻而已。

今天翻了一下 最新一期的管理雜誌。有特別整理出台灣各校所提供的MBA/EMBA的名單,當然裡面也有一篇對於當前台灣管理個案教育發展的介紹。

很有趣的是,文中有中央大學人資所的老師(這老師在我從中央畢業前一年進入中央任職)提到管理教學個案的發展,需要幾年時間的來開發諸如此類,然後文末也有許士軍的一些說法。

當然,一如以往,這些老師好像是把台灣的管理教育當作是今天才開始的一樣。很少人去討論為什麼過去幾十年只有一些學校,有零星的教學個案產出? 甚至在台灣經濟發展比較好的那幾年,以台灣廠商為案例對象的主要也是北美地區的商學院。

管理案例教學的存在也不是這幾年才出現的新把戲,我相信那些擁有留美經驗的所謂大老或先進們,不可能沒在他們留學的時候沒聽過"個案教學"這玩意,撇開這些人是否個人有鑽研這種教學方式,幾十年發展下來,也很少看到這些人在回到台灣之后,除了可能個別在課堂上使用案例教學,整體而言,過去幾十年,台灣的管理教育發展上,很少有在個案教學的推廣和開發上,有像這幾年般這樣的成果。

如果不是前幾年趨勢科技基金會和教育部大手筆砸錢,可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有比較有規模的管理個案資料庫和管理個案教學的發展在台灣誕生?

或許,人們應該欣慰至少已經開始了?! 至於過去那些年來,為什麼始終沒辦法像現在這樣比較有規模或系統的建立管理個案教學的體系?或許可以單純的歸咎於開發教學個案的經費不足而已?!

Wednesday, September 05, 2007

這是校長的無知?誤導? 還是記者的錯誤?!

如果不是報紙記者亂寫,那麼 就是政大校長在搬弄是非?!

impact factor的基準從來都是以期刊為基礎(請參照下列wikipedia和ISI本身的說明),什麼時候變成校長口中的 "「IF二.○表示什麼?表示這篇論文只被引用二次!」 ?!

事實上,高等教育評鑑中心也有提到他所公佈的評鑑結果對於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上的侷限性。校長本身是不是應該多強調有哪些本土原生的學理或研究成果被提出,或著受到國際學術市場的重視,而不是用什麼「IF二.○表示什麼?表示這篇論文只被引用二次!」的錯誤說法,來混淆視聽!

或著,他也不妨指出政大或著是自己所做出的學術研究,除了人才培養之外,已經對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巨大貢獻?!


補充說明

利用Google Scholar 和以Goole Scholar為基礎的 Harzing's Publish or Perish的分析,可以發現這位校長的英文出版品,有被列入SSCI的作品,集中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IJTM)這本期刊上 (在JCR 2003 Science edition當中,IJTM的impact factor 為 00.266)


資料來源

有關吳思華的報導

Wikipedia當中有關impact factor 的解釋

These measures apply only to journals, not individual articles or individual scientists (unlike, say, the H-index). The relative number of citations an individual article receives is better viewed as citation impact. (引述自wikipedia當中對impact factor的解釋)

來自Thomson (ISI的母公司)對於impact factor的定義

Monday, September 03, 2007

可能沒什麼人敢做的題目(?!)-all rights reserved

後進廠商的追趕:以台灣OOOO為例
Catching up of a Late-coming newspaper firm in Taiwan

OO的成功: 政治經濟(制度)的分析
Success of a late-coming newspaper firm in Taiwan: A political economic (or 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研究背景

在英文方面已經有利用組織生態的角度,來對期報紙產業進行競爭生態的分析,但是以非西方區域的同業為對象的分析則相對少見。近年來,台灣政治經濟環境的轉變和XXXX的進入,改寫了台灣報業市場的兢爭環境,針對OOOO如何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取得優勢的分析,除了可以豐富人門對於報業市場競爭動態的理解,透過政治經濟分析的角度,相信也能對變動環境下,後進廠商領先同業取得領導地位,提供嶄新的觀察結果。


研究問題

OO如何在短時間在台灣報業市場取得領導地位(按照ABC的普查結果)?

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對OO追趕和台灣報業市場發展的影響?

研究方法

文獻討論,政治經濟/制度分析角度

研究貢獻

了解近年來台灣報業產業的競爭生態變化。
從政治經濟分析的角度,確認或否定制度安排對於媒體競爭的影響

研究限制

資料取得的限制,受訪者偏好,研究者偏好。

可能沒什麼人敢做的題目(?!)-all rights reserved

OO發展在台灣: 學者,專業組織,(獎勵/評鑑)制度的共同演化
OO Studies in Taiwan: Coevolution between scholars,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and (incentive/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stitutions.

研究背景

從OO研究在台灣的出現已經台灣本身的經濟發展歷程,可以說明OO學科在台灣/華文社會的出現,是遠早於該學科在OO的出現的。然而,數十年來的發展歷程,並未能讓台灣的OO研究在華人社會保持其領先地位 (參考ISI的SSCI資料庫分析)。

除了受限於學術發表偏好西方/英文發表的外在環境限制之外,為什麼在學科發展的時程上具有領先優勢的台灣地區,不能夠在華文區域的OO研究維持其領先地位,一直較少有人對此進行比較系統性的分析。

研究問題

OO研究在台灣的發展歷程,特徵究竟為何?

學者,專業學會和制度的共同演化如何影響OO研究在台灣地區的發展?


研究方法

歷史資料蒐集,文獻研究,訪談。

研究貢獻

歸納並總結OO研究在台灣發展的歷程。
利用共同演化,此一相對新穎的分析角度,解讀OO研究在台灣的發展歷程。
了解學者,專業學會和制度三者之間的互動,對於特定專業學科在非英語系區域發展的影響。

研究限制

用英文發表的表現來說明某一地區個別學科的發展狀況,忽略了以母語為基礎的發表成果,對該領域對該地區的發展的影響。

共同演化組成要素的選擇本身,形成了分析上的侷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