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7, 2007

Habitus

References

Hiller, J. & Rooksby, E. (Eds.). 2005. Habitus: A sense of place. 2nd Ed., England: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場所の論理による事業改革 : イノベーションへの西田哲学の応用

Reference

山田善教, 2005, 場所の論理による事業改革 : イノベーションへの西田哲学の応用, 東京: 白桃書房

Saturday, February 24, 2007

嘿 有人引用耶:)

昨天 把自己的英文名字打在搜尋引擎 意外地發現 去年發表的第一篇英文期刊文章 已經被引用在一篇德文的working paper上 這篇的德文paper的作者是一位在德國取得博士學位的台灣人 目前正在一個德國當地大學裡面的經濟研究所服務的樣子

我不懂德文 也沒特別去用翻譯軟體 不過 約略知道這篇working paper應該也是在借用台灣發展半導體產業的經驗 來談大陸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文章

這篇大概去年九月正式刊登出來 而這篇working paper的發表日期是去年的十一月

雖然 目前的處境有點瓶頸 這或許是一片黑暗之中的點點星光吧

仔細想想 過去我在大學時期的發表 碩士論文 甚至工作時期寫的東西 也有一些都被人引用過 姑且不論這些引用是用來當好的依據 還是被當成別人研究裡面的錯誤範例 這些引用也算是證明自己存在價值的些許肯定吧

Thursday, February 22, 2007

只要好運

當然 已經有很多人說 成功是幾分之幾的努力 加上幾分之幾的運氣 很多人會強調努力的重要性

可是怎麼 我覺得運氣其實比努力重要太多 這應該算是我的遭遇太好 都遇到好多運氣很好的人 或著應該是我自己運氣太差 怨天尤人的結果 ?


I.
當越來越多非英語系國家 開辦英語授課的博士課程之際 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就是這些課程所招收的博士生對英文的掌握或著說運用的能力到底有多少 當然我自己的英文也不是頂尖 但是寫信給別人問事情 投稿 寫幾篇英文稿件 也還能行 在國際會議的場合發表和接受提問也還小有經驗

可怕的事 很多非英語系國家的英語授課的博士課程 她們所招收的博士生實際上是對於非英語的掌握優於英語的 當然這也無可厚非 畢竟不是在以英語為母語或官方語言的國家留學了

以日本為例 雖然 語言只是個工具 但是如果收到的學生 連寫英文Email 投稿 詢問編輯 這種事情都要求助他人 這樣會不會有點誇張? 尤其是你知道這種人還拿著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豐厚獎學金 外加擔任校內研究助理的時候?

畢竟日本社會已經有龐大的支援性產業為學術界提供各式各樣的語言服務 從文章翻譯 修改 甚至是英文會議發表的演講稿錄音帶的準備等等 更不用說市面上各式各樣的書籍了 如果當事人自己不願意去查找利用 我自己多事要幫人這種瑣事 其實也是活該

或許這樣的人研究很強 或許這樣的人即使英文不好 但是良好的日語能力也足夠他在日本生存下去 只要有足夠的經費 其實這些語言問題根本也不會是任何難事吧

II.
有些人好不容易解決了財源問題, 實現了自己出國唸書的目標, 結果除了到新環境所不可避免的挑剔和抱怨之外, 自己對於該如何規劃自己博士班這幾年的方向卻好像除了修完課, 寫完論文之後, 就沒有其他的打算, 即便外在的環境在惡劣, 對於自己研究生涯的設想, 我想應該是可以超越環境的限制的

我不知道有著樣心態的學生, 是覺得自己天縱英明, 老天保佑到 他自己知道自己畢業之後一定能找到工作, 還是說因為當事人自己已經設定有學校用他就好, 所以一切隨緣而不需要有太多的努力和想法? 所以他不需要思考自己的題目可能會是怎樣的平凡或著不突出, 又或著自己未來研究發展的範疇究竟可以怎樣走, 還是覺得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 時機成熟了該被接受的文章就會自己生出來一般? 或著說有一堆愛管閒事的太監級閒雜人等, 會替著一點也不操心的皇帝擔心?

III.



有時候想想 從某個角度來看 自己活著只是在證明好運和努力的關係而已吧?

Monday, February 19, 2007

組織學會和組織科學

在日本屬於經營管理領域的專業學會裡面 我覺得組織學會算是相當有份量的 而他所出版的組織科學這本學術性刊物 我想應該也可以作為反應日本經營管理學界主要研究進展的指標性刊物 唯一可惜的是 這本期刊只刊登日文稿件

有趣的是 我一直到去年才曉得原來 組織科學 一年所收到的投稿量還沒到100篇 而只停留在40-50篇左右的規模 然後再加上 接近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左右的接受率

這樣的數字 實在讓我傻眼 如果不是自己日文不好 發現這種期刊而我如果不寫點東西來投投看實在有種對不起自己的感覺 更可怕的是 我發現那些會用日文書寫的學生們對於組織科學這本期刊所抱持的那種莫名的戒慎恐懼

當頂尖英文期刊的接受率 都小於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之際 除了語言問題 和那種可能不容易為人所知的 非制度性影響之外 面對組織科學這種有超過百分之四十以上接受率的期刊 真的是只能說何懼之有啊

我想這種自我恐嚇的心態 也相當程度的導致 組織科學的稿件多半集中在來自東大, 一橋 , 慶應義塾等典型日本名校的老師及其所培養出的博士生

除此之外 組織學會也和其他專業學會一般 也有舉行經常性的年會 區域分部的研討會 這幾年也開始推動 Doctoral consortium的活動

與此相較 台灣地區的專業學會除了學術期刊的收稿開放程度比多數需要有會員資格才能投稿的日本專業期刊好了許多之外 對於學術能量的培養反而不似西方或是日本專業學會這般完整

若從學術專業活動辦理的持續性和廣泛程度來看 管科會或若干專業學會反而扮演著比較類似顧問公司的角色

我想 如果組織科學的文章 能夠變成英文版 相信人們對於日本經營的認識 將不在只是豐田式管理而已 而能對日本經營管理領域的研究現況和經營實況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Source:

組織學會

Saturday, February 17, 2007

日本奇蹟-薄士? 博士?

所屬講座的教授 有一個助手(日本博士畢業 入行的職稱; 這種通常不負責實際授課 ; 如果是講師的話 就需要授課) 從大學到博士 一路唸同一間私立學校 除了博士班那幾年 有在自己校內的刊物發表之外 來校任職五年的時間 竟然 一篇出版品都沒有 不說外文出版品 連日本國內會議的出版品都沒有 即使有外校兼任 再怎麼兼任 也不可能兼任到 一篇東西都沒辦法出來吧 更何況 有些日本會議的會議論文 根本只是演講稿的形式而已

有時候 我覺得 包括台灣在內的一些學校 用三年的時間 來評估一個助理教授的"發表業績"的規定過於嚴苛 會給許多剛入行的助理教授莫大的發表壓力 也可能實質地扭曲學術研究的內涵 但是當我發現 這個日本助手 這樣的表現之後 我可能必須承認 用三年來評價 也可能只是剛好而已 特別是任期制(tenure track system)這玩意 在日本還算是很新穎的東西

當我窩個兩年 英文會議湊和著還有兩三篇 怎麼會有人連本國語言的會議論文都生不出來 ? 我除了用震驚 不可思議來理解之外 實在找不到其他的說法 更特別的是 這位助手 所揭示的年初心願中 居然是期望到五年之後 才有研究的"單著" 如果他是只寫出單行本的書 或許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這是指單一作者的文章發表的話 我只能再次傻眼 更不要說 他宣稱要花三五年的時間來發展他的研究方向和主題 當然 他如果一心朝向教學路線發展 發表與否 對來以後的工作來講 或許相對地布重要吧

另外一個例子是 前兩年在同一個研究科畢業的博士 畢業時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期刊發表 最近據聞是有一篇電子期刊 (本校要求至少一篇期刊文章)取得學位之後就留校擔任研究員(我是不知道 我潛意識想要研究 inside career 或 inbreeding 是不是跟這個現象有關) 更不用說他還把自己在研究室內報告的東西 寫在博士論文的參考文獻裡頭(這樣不會太非正式了嗎?)

這些種種 讓我覺得所謂虛妄的國際化教育 也不過如此了 尤其常常聽到很多博士生都說 JAIST本身還很年輕 來作為其發展現況的"說法"(用藉口兩字或許太沉重了) 但是看看一樣是成立十幾年的HKUST, 一樣是在地處偏僻的KAIST 年輕應該不是JAIST (至少在所謂的知識科學研究科的部份) 到現在還不成氣候的理由吧

Wednesday, February 14, 2007

イノベーションの作法―リーダーに学ぶ革新の人間学

這又是一本有著野中郁次郎的名號 透過第二作者的採訪經驗搭配野中郁次郎的知識創造理論的概念 說明創造如何產生的合著作品

讀者可以從這本書知道很多日本新產品開發的案例 也可以對野中郁次郎所提出的知識創造理論有所認識

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應該是在"終章"的部份 把phronesis的概念放在創新的領域當中 這應該也是野中在十幾年前提出SECI 模式之後 比較新的觀點 雖然 phronesis這個概念主要也是借自於亞里斯多德在知識的分類 這個議題上的說法

不過 phronesis 這個概念的案例基礎 還是多偏向大型企業的經營實力或產品開發的案例 對於能否用在解釋中小企業發展 甚至是企業主從創業初期到如何發展個人或企業整體的phronesis這樣的疑問 還有待進一步的釐清和驗證

Reference

野中郁次郎, 勝見 明, 2006, イノベーションの作法―リーダーに学ぶ革新の人間学, 東京: 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

Tuesday, February 13, 2007

Middle range theory

References

Pinder C. C. & Moore, L. F. (Eds.) 1980. Middle range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s. Bosto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ing.

Friday, February 02, 2007

高等教育招聘師資的幾點觀察

因為自己的履歷表幾乎已經環遊世界的緣故 自然而然地也接觸各國大學不同的招聘廣告 也對這些不同學校在招聘時所採用的收件途徑和對申請者資料的要求有一定的觀察

在收件途徑方面 除了採用email 或 郵寄的收件方式之外

當然 有不少國家是採用線上申請的方式 有趣的是 中東地區的學校幾乎都是用線上申請的方式

線上申請 也有兩種作法 用人單位如果不是直接受申請者把所有申請資料的檔案上傳的話

一般除了履歷上傳之外 還有可能會被要求申請者線上填表 (這個部份還頗費時XD) 然後也要求把出版品等相關申請材料上傳 至於推薦信的部份 通常是要求推薦人直接寄送

在申請材料的要求上 除了履歷 出版品或代表作 這些算是各國通用的基本要求之外 對於可教授課程和未來研究計畫等其他文件的要求 則是往往每個國家的不同單位會有不同要求

比較值得有趣的是 在成績單要求的部份 在多數西方國家 並不特別要求成績單 不過 歐洲 地區特別是北歐和法國 還是有些用人單位同樣也是會要求申請人提出成績單

不過要求成績單在台灣地區算是最常見的 台灣的用人單位多數要求申請者準備從大學部 一直到博士班的成績單 從這點來看 那些年輕時候貪玩成績不好 老來開竅突然改走學術路線的 可能反而不太適合申請台灣地區的學校 ?

除此之外 幾乎所有的美加地區的用人單位 都會要求或希望申請人能夠提出 教學經驗的証明 當然香港 新加坡的用人單位 通常也是比照辦理 不過 這個要求 比較不常在歐洲地區的招聘廣告上方發現

除了對申請者在申請材料的要求上 我們還可以從用人單位的招聘廣告發現幾點有趣的現象

英國和澳洲的招聘廣告 如果透過網路仔細查閱該職位的詳細資料時 幾乎都會附上該職位的工作說明 而且多半是以表單的方式 來說明對於該項職位的要求 和評選方式 我一開始在看到這類文件的時候 我個人著實還有點訝異 美加地區的用人單位反而不太常見到這樣詳細的工作說明直接出現在徵才網頁上

同樣的工作說明 在亞洲地區用人單位的招聘廣告或網頁上則幾乎未曾見過 不知是除了確認錄取後的合約之外 其實並沒有這樣的東西 還是可能得等到確定被錄取了 當事人才會進一步看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