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27, 2008

一篇文章

最近看到王振寰(2007)這篇文章,因為題目和自己的博士論文有相關之處,所以特別多看了兩眼。

在王振寰(2007)的參考文獻當中,引用了他自己所著的另外一篇英文作品-Wang (2007), 光從題目來判斷的話,我個人認為本篇有很大的比例是Wang (2007)的中文稿,當然有可能經過若干修改。不過,由於沒有對這兩篇文章進行仔細的比對,所以兩者相似或相異程度,我沒辦法做比較完整的判斷。

基本上,王振寰(2007)這篇文章採用的是比較分析的作法,分別透過"國家機器、金融體制與產業結構",來比對南韓,中國和台灣的技術追趕。事實上,熟悉技術追趕或著是後進國家/產業/廠商發展的人們,可能會覺得本文當中有關南韓和台灣部分的討論,並無新義,而比較像是文獻討論的結果呈現,因此對其在中國發展經驗的描述可能會有比較多的期待。

不過,在有關中國方面的分析,該篇文章除了說明中國在發展初期以的外資誘導之外,對於其制度面影響的部份,並沒有提到十五計畫和國務院十八號文件等這類制度安排,對於中國IT產業的技術能力上的指導作用和影響,且對於大陸地區相關產業發展的描述,也相對有限(如Chen, 2007; Klaus, 2003; Wu & Loy, 2004)。我認為,這樣的疏漏其實也正反映出這篇文章的一個缺陷,那就是作者對於"技術能力"的定義與描述其實並不明確,特別是他僅透過專利數目等統計結果來做為中韓台的技術能力的呈現。

我認為欠缺對技術能力的描述,很容易讓這類研究的焦點被模糊。畢竟,一個活動主體(國家,產業,或廠商)的技術能力的表現既不是單一指標的且未必都是呈現線性成長的,如果僅單純以專利數目來反應,將無法反映其技術能力的全貌 (Dutrénit, 2004)。

因此,對於剛接觸這個主題的讀者,這篇文章可以視為一個文獻評論的成果而具有入門引導的作用,但是對於比較熟悉此依主題的讀者而言,或許會對這樣的題材有更多的期待,例如能夠對中國大陸的技術追趕有更明確且詳盡的描述,對於南韓和台灣的發展經驗能有更新穎的發現和見解,進而對這篇文章的內容可能會感有些失望了。

Reference

王振寰,2007, 從科技追趕到創新的經濟轉型:南韓、台灣與中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8: 177-226。

Chen, D.C. 2004. Catching up of latecomer firms in the emerging market: A coevolutionary Approach,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Japan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hikawa, Japan.

Dutrénit, G. 2004. Build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in latecomer firms: A review essay,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9: 209-241

Klaus, M. 2003. Red chips: Implica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relocation to China, Asian Affair: An American Review, 29(4): 237-253.

Wang, J. H. 2007. From technological catch-up to innovation based economic growth: South Korea, Taiwan, and China,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43(6): 1084-1104.

Wu, F. & Loy, C. B. 2004. Rapid rise of China'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for Singapore,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46(2): 109-131.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