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05, 2006

初心-Why do you do that ?


忘記是誰說做某些事情愈到挫折的時候 可以回頭想想 當初做這樣選擇時的念頭

此刻 讓我回想起自己在20歲左右 決定了自己在工作選擇的大方向 雖然這兩個大方向之一都還沒真正實現過 (這時候腦袋的畫面 竟然是五專第四年窩在自己的宿舍裡 自己對自己未來方向的設想)

一開始不想呆業界太久的原因 其實是很不喜歡 那種好像非要到酒店舞廳應酬喝酒才能作生意的習慣 所以沒有打算在所謂的業界呆太久 雖然最後我所從事的工作實際上喝酒的機會幾乎等於零 但是偶爾還是有些應酬活動 不過至少都不是那種舞廳酒店的場合

當然更不用說 我自己不是那種業務性格的人了

總之 當時是因為那樣的原因吧 然後在年輕的時候 看了一些所謂的企業家傳記和一些談經營管理的書籍文章 所以能夠理解好的老闆(經理人?)對企業經營的重要 但是想到自己也是懶人非創業性格 加上要成為專業經理人 實在太難 在那時候就已經把學術研究當作自己工作的選項之一了

現在回想起來 這個原始的念頭有點好笑 -希望自己以後能夠培養出有責任的經理人 這個責任不是說不能讓公司賠半毛錢(當然 不讓公司賠錢這很重要) 而是能夠對自己的專業和員工負責 而不會因為有了權力就忽視了公司和員工的權益 也就是說 他不是一個明知公司沒賺錢 還大花公關交際費的經理人 他也不應該是一個不知道人力配置有問題時 仍只因昔日情誼而因人設事的經理人 諸如此類

當然 從我開始自己探索的學術研究這個行業的過程中 (是的 幾乎都是自己摸索的 中間有實際幫助的老師輩人士 屈指可數) 也慢慢知道這個行業的非理想化或著說屬於它實際和弔詭的一面

畢竟有太多的不平衡是被預設的 有太多時候 頭銜所帶給人們的印象是嚴重外溢的 而這些都是一個剛進入市場的初學者 所不容易扭轉的 除非你一定程度的努力和加上來自圈內人適時的"保護"

走筆至此 讓我想到了 這樣的保護是不是就是所謂 師徒制所隱含的某種意涵? 只是我們沒有人能夠保證 這種師徒關係之下 為人師者和後學者究竟是否能稱職地扮演各自的角色而已

或許學術研究工作 被過去的理想性包裝的太高尚 而讓人們有意無意的忽略這畢竟也只是360行之ㄧ而已

按照 人類行為的習慣性退縮 通常愈到這種非自己所能處理的阻礙 不是選擇離開就是沉默
其實截止目前為止 我自己對於過往遭遇和挫折的反應 也還真是如此

環境和工作的不如意 一旦累積到一定的臨界點的後 按照一個知我甚明的前主管的說法 就是選擇性的躲避 或許很多人也是如此吧

當然我知道 我還是得走完這一個過程 只是想到還是得面對這種既定的不平衡 我不知道我當初從事學術工作的熱忱能夠延續多久 又或著我是不是有機會能發揮這樣的熱忱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