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zDeanTalk 前兩天刊出了這個訊息,裡面所提到的那本書的內容,我想如果把它稱之為美國商管教育機構本身對於自身的反省,或許也不為過吧?!
如果美國花了25年發展仍不能讓商管教育具備了當地的法律和醫學教育般的專業性,那麼其他區域在大力模仿美式商管教育之後的成果又是如何?
這幾年來,島內教育部所推的商管專業學院,或著是日本文部科學省所推動包和法律和商管等專業領域在內的專門職大學院所代表的意義和目的,如果不是在建立商管教育在當地環境的專業性,那麼台灣和日本這幾年來的這些砸錢的舉動,究竟是為了什麼?
是單純地想要透過開放在職進修的管道來刺激受教人口,以維持教育機構的生存? 還是有其他更高遠的想法?
我想,隨著這本書的發聲,也算是為日後那些針對商管教育在不同區域的發展狀況所做的分析,有了更好的參考依據,同時也給予那些想批判和剖析商管教育發展的人們,一個更有說服力的證據吧?
Reference
Khurana, R. 2007. From higher aims to hired Hands: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business schools and the unfulfilled promise of management as a professi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re B-Schools a Blight on the Land? , Business Week, November 5, 2007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