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 50, No. 6, 2007) 在慶祝AMJ發行50周年,裡面除了針對AMJ所出版的文章進行各種分析之外,也對當前管理研究提出若干的反省。當然,能寫這種文章的,多半還是資深學者,或著我們可以說這是從業人員本身在經過多年投入之後的自我反省也不為過?
即便是美國(西方?)的管理專業也要經歷50年的時間,才會有這樣深刻的反省。相較之下,我個人這幾年對於台灣管理教育/研究的想法,或許是過於嚴厲的?
台灣的管理教育(研究?)領域,至少也有三十年的發展歷史。如果說能獲得AACSB的認證是進入國際管理教育市場(英文授課的管理教育?)的入場券的話,一直要到這幾年才有本地的商學院陸續取得此一認證,也就是說在台灣管理教育發展的初期,進入國際管理教育市場不是一個會為人所重視的議題,擴大來自海外市場的學生來源與提供英文授課的課程,一直到最近才成為各個教育單位所關心的焦點。
另外一方面,管科會幾十年的投入,除了論文獎的定期舉辦和不定期的演講與研討會,對於持續地引導和建立本地管理研究能量方面的貢獻,相較於其龐大的顧問服務成果而言,則顯得相當有限。這除了坐實專業學會對於本地管理教育和研究上的微弱作用,也讓由海外華人主導的專業學會(如Asia Academy of Management, IACMR等),有機會在華人管理等議題上掌握了主導地位,使得本地的管理教育/研究社群只能扮演跟隨者的角色,而在第一時間喪失了主導性的地位。或許,本地學術領域的發展的成就,不在於能否藉由專業學會來引導更大的華人管理領域的研究,而僅依賴個人成就和名聲所致?
更不用說,本地商管學院這幾年因為參予了哈佛商學院的PCMPCL計畫時,那種好像如獲至寶的感覺,彷彿個案教學是這幾年才在市場上出現一樣,而忽略了本地管理教育/研究單位在幾十年的經營之後,始終沒辦法有效地累積本土案例的殘酷事實。
這樣的發展結果,無疑地是本地管理教育/研究領域,從發展迄今諸多因素彼此間路徑相依的結果。即使不喜歡,也只能面對。
對於AMJ文章裡面所提到的反思,同樣的要求和期盼若要發生在本地的管理教育/研究領域的話,如果不是緣木求魚,相信必然是一個曲高和寡的奢求吧?
Reference
Editors' Forum: AMJ turns 50 years! 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ahead,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50(6): 1273-1383.
即便是美國(西方?)的管理專業也要經歷50年的時間,才會有這樣深刻的反省。相較之下,我個人這幾年對於台灣管理教育/研究的想法,或許是過於嚴厲的?
台灣的管理教育(研究?)領域,至少也有三十年的發展歷史。如果說能獲得AACSB的認證是進入國際管理教育市場(英文授課的管理教育?)的入場券的話,一直要到這幾年才有本地的商學院陸續取得此一認證,也就是說在台灣管理教育發展的初期,進入國際管理教育市場不是一個會為人所重視的議題,擴大來自海外市場的學生來源與提供英文授課的課程,一直到最近才成為各個教育單位所關心的焦點。
另外一方面,管科會幾十年的投入,除了論文獎的定期舉辦和不定期的演講與研討會,對於持續地引導和建立本地管理研究能量方面的貢獻,相較於其龐大的顧問服務成果而言,則顯得相當有限。這除了坐實專業學會對於本地管理教育和研究上的微弱作用,也讓由海外華人主導的專業學會(如Asia Academy of Management, IACMR等),有機會在華人管理等議題上掌握了主導地位,使得本地的管理教育/研究社群只能扮演跟隨者的角色,而在第一時間喪失了主導性的地位。或許,本地學術領域的發展的成就,不在於能否藉由專業學會來引導更大的華人管理領域的研究,而僅依賴個人成就和名聲所致?
更不用說,本地商管學院這幾年因為參予了哈佛商學院的PCMPCL計畫時,那種好像如獲至寶的感覺,彷彿個案教學是這幾年才在市場上出現一樣,而忽略了本地管理教育/研究單位在幾十年的經營之後,始終沒辦法有效地累積本土案例的殘酷事實。
這樣的發展結果,無疑地是本地管理教育/研究領域,從發展迄今諸多因素彼此間路徑相依的結果。即使不喜歡,也只能面對。
對於AMJ文章裡面所提到的反思,同樣的要求和期盼若要發生在本地的管理教育/研究領域的話,如果不是緣木求魚,相信必然是一個曲高和寡的奢求吧?
Reference
Editors' Forum: AMJ turns 50 years! 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ahead,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50(6): 1273-138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