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指的年輕不是指人類, 而是指學校。
不知道為什麼 我所接觸的那些隸屬於樓下老師的外國博士生 都會用學校還很年輕來作為 學校知名度不高的理由。
每次聽到這種說詞 , 香港科技大學(HKUST)的發展經歷就會馬上浮現在我腦袋裏面。除了 JAIST沒有大學部, 碩士班用日文上課 (只有博士班課程宣稱是英語上課), 外籍老師沒有HKUST多, 嚴格來講JAIST和HKUST的成立時間差不多. 為什麼HKUST的知名度遠遠超過了JAIST ?
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過程當中 不是只有多收留學生, 多開英文授課的課程而已, 還可以做好的地方包括了學校在師資篩選, 留用, 課程設計, 甚至是對於海外學生的輔導就業等各方面都得到和西方的一些知名學府一般的規格才是。
不是說有了好設備, 喊著喊著就可以宣稱自己有國際級的研究 (畢竟,這些還是要靠學術市場的力量才能決定), 吸引外國學生也不光只是彰顯本地學術領域的優越性, 而更應重視本地和全球學術市場的接軌與相容. 其中, 老師更不能以自己的職稱, 年資而沾沾自喜, 否則這樣的師資將成為一灘死水, 同時也是促成各種各樣學閥誕生的絕佳溫床。
其實, 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 不管是在日本或華人圈的大學院校, 有太多單位彷彿以為只要多招幾個海外留學生, 外國學者或著是多開幾門用英語授課的課程和多幾個簽訂交流協定的外國學校, 就算是較高等教育的國際化, 似乎很少從人員選聘任用, 課程設計與安排, 甚至是對於海外學生的就業輔導等屬於學校內部事務的國際化來著手。
以JAIST為例, 除了有比較高的海外留學生比例和外國人師資之外, 學校的就業輔導單位能對外國留學生提供多少幫助? 特別是那些一批日語能力不足以在日本就職的博士生 ?
此外課程設計和他的內涵與分量是否真能與西方國家的課程安排相比又是能真能找到最合適的師資來負責? 還是連什麼人能上或該上什麼課還得按照年功序列? 不是教授資格的就不能上博士班的課, 即使他明明也沒幾篇相關領域的期刊發表作品?
除此之外, 由於從產葉和政府部門轉任教職的現象在JAIST甚至整個日本也十分普遍, 這些轉任的教職人員 也許是個很好的實務經驗分享者, 但是在研究結果上的呈現卻可能處於依靠別人掛名或透過指導學生來掛名, 而較少自己下筆動手, 這樣的師資應該要有更合適的安排, 以免因為這些人經驗上的偏見, 反而一不小心就成為扼殺學術研究發展的幫兇。
辦高等教育不是家家酒, 學校的年輕雖然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它在市場上的知名度, 但是如果把知名度的有限的原因僅歸咎於成立時間的長短與否, 這樣的說法又顯得太過於狹隘和侷限了. 畢竟有太多的學校擁有悠久的歷史, 但卻仍只能在學術市場, 特別是全球的學術市場當中, 擁有有限的名聲而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