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12, 2007

原因

教育產業的全球化 使得人們只要願意 幾乎就能夠爭取在博士這個在以往社會視為相當遙不可及的資格, 當然也吸引了各式各樣的人來爭取這個資格

自己的遭遇和從報章雜誌得來的經驗, 讓我感受到博士班學生的形形色色

1. 進入正式課程前, 可能在碩士班甚至大學部期間, 就遇到了mentor級老師的引導, 讓這個人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決定自己要朝向學術研究的方向, 不過這又可以分為

a. 當事人本身的高度興趣 不走研究路線 當事人搞不好還覺得渾身不對勁也說不定
b. 除了會念書, 還不太確定知道自己還能做啥或想走的路子, 又加上老師的引導, 也很自然了進入了學術研究的領域

2. 工作前景不明, 對研究工作還有點興趣, 覺得學術研究還算是一份不會餓肚子的行業, 於是乎就覺得投資幾年拿個學位也許還算划算的嘗試

其實這種狀況到底是當事人的工作運真的糟透了, 或著是自己工作能力或態度所導致的困境, 又或著是當事人突然開竅想改行 因為選擇學術研究路線之後回頭不易, 到底這個人在實務界的工作狀況或著前景如何, 也就很難評斷了

我自己的狀況會是比較屬於這種的, 除了自己對研究工作的長期興趣, 加上自己在實務工作時的一些遭遇和工作狀況和自己性格上的衝突 , 也是讓我覺得是該遁入學術研究領域的原因

3. 對於到外國留學的學生而言, 想辦法留在外國或不回國可能也是留學生之所以會念博士班的原因, 不論基于母國經濟條件較差和發展環境的考慮, 又或著是根本就是想盡辦法拿外國護照, 不可否認有一些留學生的目的, 是可以歸納在這一類的

當然, 每個人都可能有他各自選擇進入這個領域的原因, 每一個博士背後都有著屬於他自己的故事

Saturday, March 10, 2007

年輕不是藉口

這裡指的年輕不是指人類, 而是指學校。

不知道為什麼 我所接觸的那些隸屬於樓下老師的外國博士生 都會用學校還很年輕來作為 學校知名度不高的理由。

每次聽到這種說詞 , 香港科技大學(HKUST)的發展經歷就會馬上浮現在我腦袋裏面。除了 JAIST沒有大學部, 碩士班用日文上課 (只有博士班課程宣稱是英語上課), 外籍老師沒有HKUST多, 嚴格來講JAIST和HKUST的成立時間差不多. 為什麼HKUST的知名度遠遠超過了JAIST ?

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過程當中 不是只有多收留學生, 多開英文授課的課程而已, 還可以做好的地方包括了學校在師資篩選, 留用, 課程設計, 甚至是對於海外學生的輔導就業等各方面都得到和西方的一些知名學府一般的規格才是。

不是說有了好設備, 喊著喊著就可以宣稱自己有國際級的研究 (畢竟,這些還是要靠學術市場的力量才能決定), 吸引外國學生也不光只是彰顯本地學術領域的優越性, 而更應重視本地和全球學術市場的接軌與相容. 其中, 老師更不能以自己的職稱, 年資而沾沾自喜, 否則這樣的師資將成為一灘死水, 同時也是促成各種各樣學閥誕生的絕佳溫床。

其實, 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 不管是在日本或華人圈的大學院校, 有太多單位彷彿以為只要多招幾個海外留學生, 外國學者或著是多開幾門用英語授課的課程和多幾個簽訂交流協定的外國學校, 就算是較高等教育的國際化, 似乎很少從人員選聘任用, 課程設計與安排, 甚至是對於海外學生的就業輔導等屬於學校內部事務的國際化來著手。

以JAIST為例, 除了有比較高的海外留學生比例和外國人師資之外, 學校的就業輔導單位能對外國留學生提供多少幫助? 特別是那些一批日語能力不足以在日本就職的博士生 ?

此外課程設計和他的內涵與分量是否真能與西方國家的課程安排相比又是能真能找到最合適的師資來負責? 還是連什麼人能上或該上什麼課還得按照年功序列? 不是教授資格的就不能上博士班的課, 即使他明明也沒幾篇相關領域的期刊發表作品?

除此之外, 由於從產葉和政府部門轉任教職的現象在JAIST甚至整個日本也十分普遍, 這些轉任的教職人員 也許是個很好的實務經驗分享者, 但是在研究結果上的呈現卻可能處於依靠別人掛名或透過指導學生來掛名, 而較少自己下筆動手, 這樣的師資應該要有更合適的安排, 以免因為這些人經驗上的偏見, 反而一不小心就成為扼殺學術研究發展的幫兇。

辦高等教育不是家家酒, 學校的年輕雖然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它在市場上的知名度, 但是如果把知名度的有限的原因僅歸咎於成立時間的長短與否, 這樣的說法又顯得太過於狹隘和侷限了. 畢竟有太多的學校擁有悠久的歷史, 但卻仍只能在學術市場, 特別是全球的學術市場當中, 擁有有限的名聲而已。

Tuesday, March 06, 2007

博士生的一些條件?

先前提過一篇Nature裡面 所記載有關成為一個成功的博士生的條件 不過那些條件不可以避免地是以自然科學領域為主的思考方向

這裡我想從自己和自己所知道的經驗為出發點, 來描寫一下社會科學領域, 特別是在經營管理領域的博士生身上, 所呈現出的一些特色

1.會打字, 當然這是為了交作業 寫論文 寫文章投稿的需求, 當然對於使用各種messenger, 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項技能

2. 會上網, 這邊指的是會上網 可沒說要有耐心的從google找出的資料 或著大海撈針逐筆逐筆搜尋 畢竟這種逐筆搜尋的事情 一定有傻瓜作過, 你只要想辦法找到作過這些事情的傻瓜, 不管是從網路 或著是從別人的blog/網頁/論壇留言裡面發現 、一定或多或少會有這種只會打字找資料的傻蛋魔人

3. 乖, 當個乖學生 主要是指老師交代的作業要寫 老師說A理論才是王道的時候 他不用說為什麼非A的理論不行, 學生只要乖乖照著老師的指示來做就可以, 又或著是老師說, 怎樣怎樣才是好研究的時候 別的研究都是垃圾 乖學生是不能反駁的 (不管是真的同意或著只是因為不知道到還有什麼其他的研究, 所以只好同意)

這種乖巧的性格, 對於那些把學生當成自己學說或研究取向的門徒的老師而言, 更是不可或缺的關鍵, 因為唯有乖 和足夠多的乖學生, 才能有效壯大自己的理論主張

總而言之, 沒事不要反駁老師, 這年頭幾乎沒什麼針對學術問題或現象進行中性辯論的事, 只有老師或著資深同事說了算的這種事, 各位博士班學生, 要乖喔, 不然可能就拿不到學位喔!

4. 你最好有足夠的廠商關係再來唸博士班, 特別是那些想搞案例研究的學生, 因為老師沒有義務幫你張羅廠商, 要是廠商是老師張羅的 那寫投稿文章時掛名順序 最好是可以事先確認 以免橫生枝節. 如果你真的沒辦法, 那麼務必找到一群對於案例研究不會排斥的老師當你的審查委員 (當然, 這背後還隱含著這些人對於什麼樣的問題能夠構成研究問題還必須要有高度的包容性才好)

其他諸如包括程式語言, 統計軟體等分析工具的應用技能, 其實就是比較屬於學生自己得花時間去搞定的事了

Monday, March 05, 2007

選擇博士班課程

在選擇博士班課程時 應該要注意哪些事項? 下列任意排列的幾點是我自己歸納的結果 當然各項的重要程度 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考量

1. 所在地

學校的地理位置 會影響生活費用的開支多寡, 當然, 個人生活習慣也會對支出的多寡有所影響

2. 課程設計

儘可能地事先了解博士班的課程設計和內容, 越接近真實面越好

要修多少門課? 修課成績的要求為何?有沒有資格考 ?有資格考的話, 合格或不合格之後的處理方式? 畢業要求為何, 需要有發表期刊文章才能畢業嗎? 如果有, 要發表多少篇? 要發表在什麼樣的期刊?

當然學生本身也要考慮清楚 自己是偏好有大量課程安排 在經過資格考試通過之後 才開始論文撰寫的美式作風 還是除了研究方法的基本學習之外 其餘靠自己自修和老師討論所得的歐式作法

3. 老師的指導風格

這點很難從一般的書面資料或著光看老師發表了多少文章來臆測, 學生同時也要考慮到自己適合的指導風格,例如:是緊迫盯人的盯進度, 還是接近放牛吃草的放牧式的指導, 還是會對研究取向,研究方法有嚴格規範,或著是那種只要你能作出東西,即使所採用的角度和方向與老師的不相同,甚至相違背也沒有關係的指導

屬於指導風格的問題 大概只能透過詢問現有學生和畢業生才能獲得比較全面的答案 不過 要切記的是每個老師都有不同的研究風格 入學之後的相互適應是很重要的

有些老師是屬於不敲不響的 你不問可能還真以為這個人什麼都不知道,有些人則是巨細靡遺的規範,稍有不從就可能會讓人有彷彿世界末日來臨的錯覺也說不定

4. 研究經驗的傳承

這個比老師的指導風格更難揣摩, 主要是指老師是否願意分享他自己的研究經驗, 是否願意釋出他所擁有的研究資源, 特別是在對外部關係的這個部分

這類經驗的傳承雖然不會被寫明在學校的學生手冊上, 但卻往往是影響一個博士生能否在日後有更多的熱情投入在其所專攻領域的重要關鍵, 畢竟能夠自我啟發的學生畢竟有限, 對大多數的學生而言, 來自老師的研究經驗傳承對激勵學生的發展與成長 仍是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5.研究資源

以社會科學來說,主要是指圖書館的館藏和電子資料庫的充實與否,還有就是從事統計/量化分析時,是否能夠提供相應的軟體分析工具

6.行政支援

這個部分主要是指對於出國開會的經濟資助,研究過程中所需經濟支援(如問卷印刷, 進行訪談的交通費用等等)

除此之外, 求職活動的支援也很重要 一般學校多半注重大學部和碩士斑的求職服務 當然若干美國大學的就業輔導單位也對博士班學生提供很具體的求職支援 但是對於亞洲地區的大學來說 針對博士班所提供的求職服務則相對較少 如果能夠選擇一個對博士班學生的就職也提供相當完整協助的學校 相信也能讓博士課程的學習經驗更加完整. 同時也增加博士班學生對於母校的向心力

Friday, March 02, 2007

高等教育產業的國際化

國際化的趨勢不僅遍行於商業世界 也影響了全球的高等教育市場 從澳洲大學合IDP在全球各地推廣澳洲高等教育到各國紛紛在海外地區成立教育中心或教育推廣單位等現象的發生 就是高等教育全球化的絕佳案例

對於非英語系國家的高等教育單位而言 高等教育產業國際化的意義和實踐 多半集中在國際學生的招生, 英語授課課程的開辦 以及和國外學校/研究機構在教學與研究工作上的交流

然而 如果一個高等教育單位的行政規章 師資聘任 學術行政等各方面的作為仍舊被所處地區的文化和慣例所侷限 那麼即便他有再多的國際學生入學 再多的英語授課課程的開辦 它的國際化程度仍是相當的侷限的

一旦一個高等教育單位的用人 升遷 和 學術行政的準則都無法和國際學術市場的標準接軌 就很容易流於畫地自限的自我催眠 對於圈外人而言 這些單位本身雖能保有一定的學術地位和榮耀 但是之於全球市場的同業而言 卻可能只是沒沒無聞或僅是單純的市場參與者而已

如果 一個高等教育單位不能從這些學術行政的內部程序也達到和國際同業接軌的水準 那麼這樣的國際化其實也只是表面而已

當然 這樣的期望所伴隨的另一個疑問是 什麼是學術行政的國際標準 從師資徵聘 老師升遷 到學生選取和畢業規定等等 或許都是可以討論的範圍

以前 看到一些美國學校 對於各種行政事務規範的瑣碎程度 實在超乎想像 現在想想 有了這些白紙黑字的規範 或著能把一些不必要到爭議減到最低 或許對各方當事人也是最好的保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