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28, 2006

關於文章署名

隨著學術研究競爭的白熱化 除了比較研究領域的重要性和市場性 研究經費的多寡 出版品的質與量更是一個決定生死的關鍵指標

雖然從投稿到實際出版的時間 曠日費時 期刊文章始終被視為學術研究工作最重要的產出型式
如果不管 諸多學者對於以某本期刊是否被SCI/SSCI等資料庫收錄與否 來作為衡量該刊品質高低與否的討論 另外一個 有趣的議題 應該就算是文章掛名(the ranking of authorship)了

一般通俗的作法 名列第一的第一作者 對該篇文章的貢獻自然是無庸置疑的

但是隨著合作研究的增加 如何掛名也同成為一門耐人尋味的藝術

對博碩士的研究生而言 通常不免會掛上指導教授的名字 在多數的情況下 是學生前老師後
也有一部分的文章 是老師在前 學生在後 這通常是發生在老師改寫了學生論文然後投稿的情況?

因為掛名與否其實涉及到對該研究的實際貢獻 對於急於搶進英文市場的東方人來說 幫忙英文修改的人 要不要 該不該掛名 或許就構成另一個有趣的議題

如果這個修改者 是學術產業體系當中的翻譯校訂業者 我想應該不會太多的研究人員會將他們視為作者 但是 如果幫忙修改的這個人也是同儕或是比較資深的同業的時候 掛名與否的問題可能就變得複雜得多

更值得玩味的是 如果所提供的建議還是錯的呢? 這樣也足以掛名然後稱之為一個作者嗎? 更先別提作者排序的問題了

有人會說 在不同文化領域裡 某些有情境限制(contextual dependence) 的研究不是服務給西方社會的 因此不需要過度的崇洋 但是如果擺明了一個文章的讀者就已經設定在英文(或其他外文)的讀者群 又或著說 你本來就知道自己所面對的是這樣的市場環境之際 語言問題的克服 應該就不值得大書特書 而是當事人本身所應該設法解決的

回過頭來 想想自己掛名的哲學是什麼? 眼下我自己只能歸納出這兩個方向
1.合作研究前 先談好掛名順序
2 在指導論文時, 如果有合著發表的狀況 研究問題的創意和實際寫作是來自學生本身 當然學生是第一作者

在科學學/科學社會學的領域當中 關於文章署名的研究應該也有不少了吧

Tuesday, May 23, 2006

如何成為一個好的博士班學生?

2006年5月11日的Nature裡 有一篇名為 "What makes a good PhD student "的文章 (Chenevix-Trench, 2006) 雖然這樣的文章所指涉的博士班學生不可避免地是以自然科學領域為主 因此 文章裡面所提供的幾點建議也反映了自然科學領域裡面的一些實況

Chenevix-Trench (2006) 特別舉出了下列幾點 我想用中文來討論 一下 這些觀點對應在社會科學領域博士班學生的適用性
  • Choose a supervisor whose work you admire and who is well supported by grants and departmental infrastructure.
是的 選擇一個好的指導教授的重要性是不分學科領域的
相對於自然科學領域在學術資源上的透明度(實驗用的儀器設備可以用清單清楚呈現) 我們比較難在社會科學領域當中去確認一個潛在的指導教授在獎助和系所基礎建設上的實況 在社會科學領域裡 指導教授所擁有的資產, 特別是屬於人脈, 諮詢經驗這類的無形資產 很難被羅列 同時 事前的打聽也不保證成為他的學生之後 同樣會獲得相同的資源移轉 因此 獎助規模和系所基礎建設之於社會科學博士班學生的價值 除了確認了硬體環境和支持之外 算不上一個選擇指導教授時的決定性指標
  •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your project.
對你的研究負責 是的 我認為這是成為一個博士班學生的重要關鍵 因為我們已經聽聞不少老師或不同國家的博士班訓練 是屬於放牛吃草型的 "自由風" 在這樣的環境下 如果一個博士班學生沒辦法自己對自己的研究負責 凡舉從題材的選擇 進度的掌握 都可能會陷於手足無措的地步 在社會科學領域裡 由於沒有自然科學領域可以透過反覆的實驗驗證 做為呈現 一旦學生本身對自己研究失去了責任感 就很容易流於沒有方向的摸索 更遑論更進一步的理論深耕或推演了
  • Work hard — long days all week and part of most weekends. If research is your passion this should be easy, and if it isn't, you are probably in the wrong field. Note who goes home with a full briefcase to work on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is is a cause of success, not a consequence.
努力工作 當然 一個好的博士班學生 因為對自己的研究負責 自然知道自己掌握進度 自然也知道花時間做哪些投入(本人這個部分也是有待加強的) 當然有些人或許天生好命 但是對多數的博士生而言 不論是思想上或時間上的 沒有一定的投入 是很難對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所期待的 此外 作者特別提到如果你對研究工作沒有熱情以至於無法在這件事情上 努力工作的話 那麼你可能選錯領域了

我想 這句話 同樣也適用在社會科學的研究領域裡
  • Take some weekends off, and decent holidays, so you don't burn out.
這一點就不用多提了 作為一個人 不論你鍾情的領域為何 適當的放鬆始終是必要的
  • Read the literature in your immediate area, both current and past, and around it. You can't possibly make an original contribution to the literature unless you know what is already there.
從與你主題最相關的文獻入手 從過去的到最新的 盡可能地全面性地掌握 以便確認自己的研究能夠在現有文獻的基礎上做出具原創性的貢獻 這樣的作法應該是大多數的研究人員所熟知了

事實上若單以經營管理領域來看的話 常聽到有些人批評很多學術市場上新穎的說法 只是根據了很久以前的研究 然後用現在的詞彙, 案例 和調查來進行包裝 這究竟算是新的貢獻還是只是幫現代人多翻了幾頁古書 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
  • Plan your days and weeks carefully to dovetail experiments so that you have a minimum amount of downtime.
做好時間管理, 這對於和時間賽跑的搏士班學生和研究人員來說 應該是不言自明了
  • Keep a good lab book and write it up every day.
這點主要是針對那些需要大量實驗才能產出研究成果的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而言 對應到社會科學領域的話 我們可以解讀成在閱讀或思考的過程中 也培養自己記錄想法和發現的習慣了
  • Be creative. Think about what you are doing and why, and look for better ways to go. Don't see your PhD as just a road map laid out by your supervisor.
一個研究想法的誕生 除了前面所提的透過廣泛的文獻閱讀之外 如何從中產生創意 進而想出一個有意義的題目 也是一個博士班學生的學習過程中 所不可或缺的

有些博士班學生可能有意或無意地期望指導老師能夠提供想法 鋪陳進度 這樣的作法雖然可以讓學生們減少面對猶豫和不安的機會 但是也很有可能養成了學生本身對指導者的過度依賴

這麼一來最嚴重的結果可能 就算拿到了博士學位 卻可能發現自己不知道除了博士論文之外 還能做些什麼 或著說 沒有辦法透過研究主題的發展來豐富自己後續的研究生涯 反而造成了自己研究工作的侷限性和停滯
  • Develop good writing skills: they will make your scientific career immeasurably easier.
培養寫作能力 特別是寫作的邏輯性和表達的完整性

當然對於需要進行外文寫作的研究人員來說 在估算寫作時程時 不妨加入正式投稿前 請人協助修改的時間 讓自己的寫作呈現更符合殘酷的"市場"需求
  • To be successful you must be at least four of the following: smart, motivated, creative, hard-working, skilful and lucky. You can't depend on luck, so you had better focus on the others!
作者指出 一個成功的博士班學生至少要具備了聰明, 自我激勵, 創意, 認真工作, 有技巧(skillful?)以及運氣等特質 同時還特別指出 運氣不可靠 得靠其他才能成就一個成功(能畢業的?)的博士班學生? 不過 我覺得 運氣能帶來多少的作用 還得視這個博士生本身所處的地區和他所擁有運氣的多寡才能決定吧?!

有沒有運氣 的確是見仁見智的 有的老師有辦法就是能夠把你往外送 即便是短期研究 也不會管你東西做的好與不好 有的老師就是放牛吃草般的放牧 一切得靠學生自己來掌握

不同的運氣出現在不同人身上 也造就了不同的博士班經歷 當然也造就了這些人往後不同的研究生涯


Reference

Chenevix-Trench, G. 2006. What makes a good PhD student? Nature, May 11: 252

Monday, May 08, 2006

Books about Research Work

Books about Research Methods

日本奇蹟-"十萬青年, 十萬軍"?

日本奇蹟-標準:日本的還是世界的?

日本奇蹟-後期進學或社會大學?

其實 這邊所要寫的現象 其實也可能只是因為教育商品化/制度化之後 所不可避免的現象吧

來到日本之後 才知道 有些人在碩士畢業之後直接繼續博士後期(博士班)學習的原因 並不是有什麼偉大的教育或研究理想 又或著是自身對於學術研究工作的熱愛 而是一個很簡單的現實原因-因為還沒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抱持著這種心態來念後期的人 只是拿著學生身分當跳板 真正的目的仍是希望能找到一個合適理想的工作 或著我們可以說保持這樣的動機在念博士班的人 他們背後的原因只是因為一時之間沒能拿到"社會大學"的入學許可

所以 對於研究工作本身或從事研究工作的人 我們實在不需要用太華麗清高的詞藻來形容或稱讚
說到底 博士班的學習也只是一個取得學術工作入場資格的養成班而已

換個角度來想 當然也有很多人是在社會大學的經歷之後 才投入學術研究的工作領域
如果單純以收入為標準來看的話 當然他們或許是已經在社會大學裡取得某種程度的成功或不成功 才轉換軌道的吧

其實拋開這些動機論的討論 重點可能還是在於這些即將投入對研究工作的人 對於研究工作有多少掌握和投入熱忱

而這種因為找一時找不到工作而繼續唸下去的例子 我想應該不單純只是發生在日本的奇蹟而已吧

日本奇蹟-是發表還是唸稿?

大概是看了一些談簡報的書所影響 再加上 自己在工作過程中所接觸的廠商簡報 很少發現發表人是整份報告(已經不是小抄了) 拿起來照本宣科 更不用說是背對著聽眾那種了

因為修了一門碩士班的課 所以有機會可以見到一些日本學生的發表情形 令人訝異的是 真的有人幾乎是拿整份報告照唸 一上台就看著自己的手稿 還不是一些書籍裡面所建議的3x5卡片或著是小抄 就這樣堂而皇之的唸了起來

如果這樣 又何必耽誤大家時間 直接把東西發下給人看就好了 所幸 我還能從其他學生的經驗中感受到比較正常的發表方式 不然真的會傻眼了

比起我工作時所曾看到一個宣稱有留美經驗的人所做的相比 一般來說 日本人簡報內容的準備 在邏輯性上相對清楚

如果撇開對發表內容的討論不談 一個正常的發表應該是有邏輯性的內容鋪陳 發表時面對聽眾,搭配適度的動作 時間的掌握 或許手邊有些小抄提示 但絕對不是整份報告拿起來照本宣科

這也算是我自己對於發表這檔事的基本態度吧

日本奇蹟-"查讀"有毒嗎

在日本的漢字裡"查讀"的意思 就是中文裡面的審查 英文裡面的 refereed

這主要是指在學術期刊接受投稿時 會採用審查方式 ( 中文是指同儕審查 英文是指peer review)來選擇所該刊物所要刊登的稿件

特別提出來這點的原因是在於 我發現針對學術期刊投稿所採行審查制度 在日本似乎是最近幾年的事 除了某些學會的期刊之外 大部分學會都是這幾年才開始採行審查制度的 整個時間點似乎都比台灣或其他華文圈的學術期刊來得慢

或著我們可以說同儕審查的說法 可能是一直在近期才在日本的學術圈取得了合法性(legitimacy)? 至於背後的原因 則需要屬於科學學(science studies)或科學社會學(sociology of science)層次的深入研究

在日本 仍有相當大一部分的學術期刊是必須要成為該刊物所屬學會的會員之後才能投稿的 又或著在合著作品上要求其中至少有一人必須具備會員資格

當然 這種作法 這與多數西方期刊的作法大異其趣 西方的學術刊物 往往不在投稿人的資格上進行限制 最多在稿件審查通過後 才會要求作者加入該刊物所屬學會 然後才會予以刊登出版

傳統上 人們對於日本學術圈的印象 多半停留在學閥和相對嚴謹的階級體系 雖著國立大學的法人化(2004年4月開始) 還有2007年即將實施的人事制度(任期制) 改革 自然會對傳統的學術層級帶來一定的影響與衝擊

從學術經營的操作面來看 即便他現有的專攻或講座的概念 或多或少受到了源自於歐洲地區大學發展架構的影響 日本不可免俗的跟隨著美式的腳步而且從時程上來看 又比華人圈的大學來的慢

很多人一直讚揚日本在關鍵技術領域的創新與突破 更引起我興趣的是 日本在經營管理的研究領域當中 為什麼除了豐田式管理之外 其他的主張和學說在全球學術市場的擴散 反而沒有他在技術領域方面來的顯著 另外一個有趣的問題是 在相對僵固的技術發展體制之下 日本企業是如何成功地發展出這些關鍵技術? 是因為在團隊紀律要求下的專注 還是在既有體制之下日本企業有著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創新方式?

日本奇蹟-一篇好論文?

從研究的本質來看 決定一篇好的論文的關鍵是在於 "making original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不同於自然科學的研究可以透過實驗設計和結果的重複性來取得一個相對客觀的結果 進而決定一個研究有多少貢獻

社會科學研究的評價總會受限於作者和讀者彼此主觀判斷和經驗的影響 這麼一來 決定社會科學領域論文的好與壞 就顯得相對地不客觀了

除了 從研究本身的貢獻來判斷之外 另外一個判斷論文好壞的方式 或許可以從寫這篇論文的目的來討論 -特別是學位論文這個部份, 當然我們也假設這樣的論文在寫作體例和格式上符合了一般學術寫作的基本要求

在學位論文好壞的判斷上 博士論文的判斷 基本上還是從研究本質為基礎的 但是碩士論文的好與壞就很眾說紛紜了

我在日本所看到的是 明明文不對題的東西 也有日本老師當寶貝 但也有的老師要求碩士論文就要有"理論"和"實務"的貢獻 學生論文水準的參差不齊可見一般 更不用說不同老師的背景和指導方式是不是對學生在論文的撰寫上有多大的幫助和影響

若單從論文的目的來看 要思考的應該是寫這篇論文的目的或著說這個課程訓練的目的究竟為何?

在經營管理的領域裡 我覺得碩士論文是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有邏輯地從事資料蒐集和分析的邏輯性的訓練過程

這麼一來 決定一個碩士論文的好壞 就可能是文章邏輯性的呈現 資料蒐集和分析的努力和對問題的切入

在日本學校裡面 老師和學生之間所存在的權力架構 讓學生不容易有反駁的機會和膽識 而除非老師自己主動地和學生接近 一般而言 學生們也不容易了解老師接受討論和批評的反應 更不用說能夠無視老師這個角色所賦予的權力 和老師單純從研究的內容進行討論

也正因為如此 在日本 所謂的一篇好論文與否的決定 更大程度取決於老師本身的主觀認知 而不是
從論文本身或是課程的訓練目的來決定的 在這樣一個不平衡的基礎上 除了可能造成學生對本身能力(至少在研究上)的否定 更大的問題是在於學生本身也變得沒有辦法判斷出什麼是一個好的論文而成為以訛傳訛的惡性循環

用新穎性和學術/實務的貢獻來要求一篇論文 不難
難的是 在這樣的要求過程中提供了學生怎樣的學習機會和內容

當然 如果學生本身沒有學習意願的話 那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日本奇蹟-從產業到學術

鼓吹 產官學合作的說法 早已充斥在各國的科技/教育政策說明當中

在那個不講求非要有博士學位才能在大學以上高等教育機構工作的年代 很多資深的官方與業界人士 退出職場之後 下一個落腳處自然就是學校了 當然 我們不能因此單純地就把學校視為這些轉換軌道之人的養老院 但是至少我們可以回過頭來想想 這些人對於這些教育機構可能的貢獻

在正常情況下 我們總希望這些業界人士在進入校園之後能夠分享他們的業界經驗 讓學生們在投入職場之前 知道什麼是"殘酷"或"現實"的職場社會

另外一方面 由於這些轉入校園的 業界人士 同樣肩負了指導學生的責任 一不小心 可能憑藉著自己的直覺在指導 而沒有一套足以依循的方法和準繩來看待每一個所指導的學生 或著說僅憑藉著自己業界經驗的直覺而忽略了研究工作發展現況 也就是說這些業界人士可能並不了解實際的學術研究現狀 而直接武斷地對別人所做的東西 下定論

當然 如果這樣的評論是出於實務經驗的分享和歸納 當然是好的 但可怕的是 那種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式的否定

在日本 從業界或政府部門轉到學界 也不是新鮮事 日本民族性的服從性和封閉性 某種程度也造成了這些資深人士在進入學術圈之後 有著上述的舉措 這樣的舉措 或許正可以反映出學術和實務界的差距 但同時也代表著另一種威權力量對於學術工作的壓制

當我們在否定一個人的研究時 如果明明不是自己所專精的 或許我們所能提供的只是方向和一些合理的質疑 而非全面性的否定

由於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研究 特別是在經營管理的領域裡面 當然 我們可以點出疑問 然後提出自己質疑的佐證給對方參考 但是 用簡單一兩句話否定了別人 卻又不能證明自己已經做過什麼或著是別的地方已經提供怎樣的說法 那麼 這樣的評論就是武斷而不足的了

從產業到學術 實務經驗所帶來的應該不是這樣的武斷 否則就失去意義